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356462
大小: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6
《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无创呼吸支持是治疗早期慢性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有效方法[1],我院呼吸科2004年4月~2006年5月对10例轻型呼吸衰竭患者和14例COPD患者使用了无创呼吸机治疗,在治疗和护理密切配合下,取得了满意疗效,护理体会如下。 1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要求参与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无创呼吸机的操作技能,请专家为护理人员讲课、培训,掌握BiPAPVison无创呼吸机性能、使用方法及检测标准,提高操作熟练程度,学习参数调节及故障排除技能,使每位护理人员能沉着冷静应对出现的情况,消除患者疑惑心理,增强患者信心。 2心理护理 医务人员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让其认识到目前是使
2、用无创呼吸机的最佳时期以及使用的必要性,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述无创通气的原理和作用,消除患者对无创呼吸机的陌生感和恐惧感。需耐心解释,安慰患者,尤其对老年人应有更多的关心,对固执、违拗、逆反心理者,应多加解释说明,使其处于最佳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患者因交流方式的改变,护士应仔细分析其眼神、表情及手势所表达的信息,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增加其安全感,若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有效处理。 3一般护理 3.1上机前准备 3.1.1选择合适的鼻面罩一般危重患者呼吸较弱,多用嘴呼吸,故应选用面罩;面部小、颧骨突出较瘦的患者则用鼻罩。在使用前选择合适的鼻面罩,让患者试戴。鼻面罩与面部
3、吻合良好,四头带或固定带松紧适宜,以鼻面罩不漏气为准。可根据患者面部大小和自主呼吸方式来选用鼻面罩。不可让患者有过强的压迫感,在易摩擦部位用凡士林薄涂保护皮肤,避免压伤和擦伤面部皮肤。 3.1.2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无创呼吸机前应鼓励患者主动咳痰,尽量采取有效排痰措施,如:让患者用力咳嗽、咳痰,或给予拍背、雾化吸入等,促进排痰。对于痰液黏稠者,指导其多饮水,加以氧启动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咳出。也可予以药物治疗,帮助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3.1.3无创呼吸机检测护理人员在上机前,必须严格测试呼吸机的功能是否完好,检查各管道是否消毒完毕,有无漏气,是否通畅;过滤膜、细菌
4、过滤网是否已经更换;湿化器水位是否正常,湿化器中的水是否需要加温,有无备用蒸馏水;电源是否稳定。另外,应改善急救设备,创造具有紧急插管的条件,当患者病情发展为危及生命的呼吸衰竭时,应积极改为有创通气,故必须准备好急救用物。 3.2使用中的护理 3.2.1生活护理应用机械通气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这要求护士加强巡视,建立有效沟通方式,正确判断患者眼神、表情以及手势所要表达的含义。做到适时饮水,及时排痰,给予患者舒适的体位,增加与患者沟通交流时间,使患者尽量满意,愉快进行治疗。 3.2.2饮食护理机械通气患者对营养的需求更高,加上有不同程度的咳嗽、排痰,损耗体内较多蛋白质及水分
5、,故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对饮食的喜好,合理安排饮食。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但需避免糖分的过多摄入,因为过多摄入糖使二氧化碳产量增加,加重呼吸衰竭[2]。每日补充2500~3000ml的水分,可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如出现腹胀,应给予流质或半流质[3]。 3.2.3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机械通气是至关重要的[4]。BiPAPVison无创呼吸机是经患者自己的呼吸道进行通气,虽然不建立人工气道,但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导致呼吸不畅,仍可影响通气功能。故应给予患者适当的体位,可取半卧位、坐位等,要点在于使头、颈、肩在同一水平,头稍向后仰,以有效开放气道,
6、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防止枕头过高,影响气流通过而降低疗效。对痰多、不易排出患者可进行氧启动雾化吸入,也可调节湿化器,增加气体温度,可有效减轻患者咽部不适,同时稀释了呼吸道内分泌物,以利痰液排出,并可减少肺部感染发生。若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剧烈,可停机20~30min,让患者休息片刻,将痰咳出,并及时漱口。若患者在使用时出现鼻塞症状,可用0.1%呋麻滴鼻液滴鼻以收缩鼻黏膜血管[5],等症状缓解后再使用呼吸机。 3.2.4呼吸机的监测BiPAPVison无创呼吸机治疗时,湿化器需用蒸馏水,否则长期使用罐底会出现杂质结晶。每次使用前将蒸馏水200ml倒入湿化器内,使气体先湿化再进入气道,以防
7、呼吸道干燥[6]。在使用中温度保持在31℃~33℃,也有资料报道应调节在36℃~37℃,可根据季节、室内温度、湿度来调节湿化器温度[7]。密切观察呼吸机的正常运转和各项指标,注意呼吸机的报警。如有报警应迅速查明原因,给予及时处理;同时注意检查呼吸机管道的衔接,鼻面罩是否漏气,氧气管道有无脱落、扭曲,呼吸机参数调节及氧流量是否合适;及时调整及排除故障,每天监测呼吸模式、参数、监测指标等,并记录在《机械通气监护单2》上。 3.2.5病情观察应密切观察患者自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