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菇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定稿)

白玉菇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定稿)

ID:12343638

大小:4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6

白玉菇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定稿)_第1页
白玉菇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定稿)_第2页
白玉菇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定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白玉菇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定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泰州弘成食用菌农业合作社白玉菇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白玉菇的工厂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厂房标准、菌种、培养料配方、生产管理措施、贮存、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无公害白玉菇标准化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

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5099—2002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5358-2007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杂菌  在培养某一食用菌时,污染的其它微生物。3.2 消毒  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消除培养基料中培养物以外的其它微生物的方法。3.3 发酵  培养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引起有机质的分解腐熟,同时产生热量的过程。3.4 翻堆  培养料在前发酵阶段,为了调节水分、温度和通气,达到均匀发酵的目的而进行的有规律的翻动交换位置的过程。3.5 播种  将菌种接种在培养料上的过程。3

3、.6 出菇  子实体逐渐长大并长出菌盖的过程。4 产地环境应符合NY5358-2007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5 厂房标准5.1 拌料场:根据厂房大小建造适宜的拌料场,一般厂房与拌料场的面积比为1:2。5.2 接种室:根据厂房大小建造接种室,一般4个-8个。5.3 发菌室:根据厂房大小建造发菌室,一般4个-8个。5.4 出菇车间:根据生产量决定出菇车间大小,一般10个-20个。5.5 机械设备:根据生产需要,配备必要的设备:拌料机、装袋机、加湿器、制冷机、通风设备、地暖设备、周转箱、运输车、接种箱、接种器具等。6 菌种6.1 菌种质量 

4、 选用的菌种要符合《全国食用菌菌种暂行管理办法》。6.2 选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的菌种。6.3 禁止选用转基因菌种。7 培养料配方7.1配方一:杂木屑77%、麦麸20%、蔗糖1%、石膏粉1%、过磷酸钙0.8%、硫酸镁0.2%。7.2 配方二:棉籽壳50%、杂木屑30%、米糠15%、石膏粉1%、过磷酸钙0.9%、硫酸镁0.1%。7.3 配方三:高梁壳40%、棉籽壳40%、麦麸13%、玉米粉3%、蔗糖1%、石灰2%、过磷酸钙1%。8 生产管理措施 本标准未规定的管理措施按常规措施进行。8.1 培养料的配置  将硫酸铜提前溶解加入水中,并同时加入1

5、%石灰,按料:水=1:1.5把棉籽皮拌均后,堆成宽1.5m,高1.0m-1.2m,长度无限的料堆进行发酵,然后每天翻堆一次,共翻三次。8.2 装袋灭菌  在装袋前12h,将辅料玉米粉、麸皮、棉饼粉、磷肥,石灰粉、石膏粉等混合均匀,用拌料机均匀的拌入料中,把ph值调到8-9,夏季可调至10,培养料堆积时间不能过长,从拌料至装袋结束时间不超过5h,并按配方比率调节好水量。用所需规格塑料袋把料装完后检查装袋是否紧实,袋头是否扎紧,是否有损伤最后灭菌。  常压灭菌袋内料温达100℃后维持12h,(为防有死角可延长至16h)出锅,运至接种室。运袋过程中

6、,应严防被雨淋湿和袋面划破。8.3 冷却接种  当袋温降至30℃以下时,密闭接种室,用烟雾消毒剂熏蒸半小时后,打开接种室门,待烟雾散尽后在缓冲间换好经消毒的工作服、鞋等进入接种室,密闭门窗,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接种。8.4 发菌培养  接完种后把菌袋移入发菌室,温度控制在25℃进行发菌培养。培养室内光线要求黑暗,在用前要用杀菌、杀虫剂进行灭菌灭虫。接种后5d—7d,当菌丝吃料2cm—3cm时,塑料袋若没套无棉盖体的需从菌袋袋头刺微孔增加氧气,刺孔后菌丝浓白吃料快,缩短发菌时间。在发菌期间需经常检查菌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菌丝长满袋后,再培养3d

7、—5d,手感菌袋紧实后,马上移入出菇室,增强光照,拉大温差,适时通风换气,进行出菇管理。8.5 出菇管理 增氧:菌袋上架后应解开袋口,瓶栽的去掉覆盖物,使氧气透进菌丝体。栽培房棚加强通风,更新空气,并喷雾空间,使相对湿度达85%。  搔菌:打开瓶口或袋口的封盖物,用抄种耙或搔菌机搔去料面四周的老菌丝,形成中国略高的馒头状。使原基从料面中间残存的菌种块上长出成丛的菇蕾,促使幼菇向四周长成菌柄肥大、紧实、菌盖完整、肉厚的优质菇。搔菌后在料面注入清水,2h-3h后把水倒出,实际是一种干湿刺激诱成原基形成的一项技术措施。通过搔菌后菌丝由纯白色转至灰色

8、,先在料面出现一层薄瓦灰色或土灰色短绒,这一色变称为转色,在适宜条件下历时3d-4d。  催蕾:当出现原基时,空间相对湿度要求85%,此时可在瓶袋口的覆盖报纸上并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