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议曹操诗歌中的生命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曹操诗歌中的生命意识上里塬初中王媛媛摘要:曹操留存的诗歌大约二十多首,大多为抒情的乐府古体诗,在这些诗歌中,大多都是曹操感世而作。能较为真实地反映曹操当时的思想感情。这些诗歌所流露出的主题思想,概括的讲,主要可分为:一,“胸怀天下,心忧黎明民”。如《薤露》《蒿里》。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孜孜追求精神。如:《苦寒行》。三,“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的永不服输精神。如:《步出夏门行》二首等。关键词:曹操,诗歌,生命意识曹操,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2、和文学家,他对中国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曾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在文学方面,形成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文献集团——建安文学集团或者又叫邺下文人集团,并由此开创了一代诗风——建安风骨。曹操戎马一生,酷爱文学,他生命不同阶段的思想动态,人生观,价值观都深深的镌刻在他的诗歌里。因此对曹操诗歌中生命意识的探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曹操的思想脉络,跟准确科学地理解曹操及其一生。一,、胸怀天下,心忧黎民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
3、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薤露行》这首《薤露行》写了汉末董卓之乱的前因后果,读来如浏览一幅汉末的历史画卷,中平六年(189),汉灵帝死,太子刘辩即位,灵帝之后何太后临朝,宦官张让、段珪等把持朝政,何太后之兄、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密召凉州军阀董卓进京,以期铲除宦官势力,收回政柄,谋泄,何进被宦官张让等所杀,张让又劫持少帝和陈留王奔小平津,后被率兵进京的董卓劫还。董卓在这次进军京城中窃取国家大权,旋废少帝为弘农王,不久又将其杀死,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即为汉献帝。于是关东各州郡的兵马起而讨伐董卓,
4、社会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董卓放火烧毁了京城洛阳,挟持献帝西迁长安。诗人以极其直白的写作手法描绘出一幅京城残破,生灵涂炭的悲凉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乱臣贼子的深恶痛绝,必欲诛之而后快,同时对国家遭此劫难,黎民百姓无端遭受颠沛流离之苦,深感痛心和忧虑.因而诗人在结句中说:我瞻望着洛阳城内的惨状,就像当年微子面对着殷墟而悲伤不已.清人陈柞明在<<采椒堂诗集>>中说:"<<薤露>>'老笔直断,禾黍之思不须摹写,而悲感填胸.第一高手'."方东树评<<薤露>>:"此诗浩气奋进,古直悲凉,音节词旨,雄姿恣真朴.一起雄直高大,收悲痛哀远."关
5、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这首《蒿里行》可以说是《薤露行》的姐妹篇,清人方东树的《昭昧詹言》中说:“此用乐府题,叙汉末时事。所以然者,以所咏丧亡之哀,足当哀歌也。《薤露》哀君,《蒿里》哀臣,亦有次第。”就说明了此诗与《薤露行》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不同。《蒿里》也属乐府《相和歌·相和曲》,崔豹《古今注》中就说过:“《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
6、挽柩者歌之,世呼为挽歌。”因此,如果说《薤露行》主要是写汉朝王室的倾覆,那么,《蒿里行》则主要是写诸军阀之间的争权夺利,酿成丧乱的历史事实。 初平元年(190)春,函谷关以东地区各州郡的军阀起兵讨伐董卓,各路将领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在孟津会师,打出讨伐元凶,匡扶汉室的旗号,然而这支联军中的众将各怀私心,都想借机扩充自己的力量,故不能齐心合力,一致对付董卓。当董卓本人领兵留守洛阳以拒关东之师时,各路人马都逡巡不前,惟恐损失了自己的军事力量。据史载,当时无人敢于率先与董卓交锋,曹操对联军的驻兵不动十分不满,于是独自引领三千人马在
7、荥阳迎战了董卓部将徐荣,虽然战事失利,但体现了曹操的胆识与在这历史动荡中的正义立场。不久,讨伐董卓的联军由于各自的争势夺利,四分五裂,互相残杀起来,其中主要的就有袁绍、韩馥、公孙瓒等部,从此开始了汉末的军阀混战。诗人以极其凝练的语言将关东之师从聚合到离散的过程原原本本地说出来,成为历史的真实记录。因此明人钟惺在<<古诗归>>中说:"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然而,曹操此诗的成功与价值还不仅在此,自“铠甲生虮虱”以下,诗人将笔墨从记录军阀纷争的事实转向描写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在揭露军阀祸国殃民的同时,表现出对人民的无限同情和对
8、国事的关注和担忧,这就令诗意超越了一般的记事,而反映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请看他的描述和呼唤: 连年的征战,使得将士长期不得解甲,身上长满了虮子、虱子,而无辜的百姓却受兵燹之害而大批死亡,满山遍野堆满了白骨,千里之地寂无人烟,连鸡鸣之声也听不到了,正是满目疮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