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313040
大小:476.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07-16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MINBEI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二○一一年十一月30目录一、专业建设基础1(一)区域产业发展基础1(二)专业发展现状3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4(一)专业发展建设总体目标4(二)专业发展建设具体目标4(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6三、专业建设内容7(一)校企合作,探索“2+0.5+0.5”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7(二)职业能力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设9(三)师资队伍建设12(四)实训条件建设16(五)服务能力提升建设19四、改革举措20(一)课程体系的改革20(二)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20(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21
2、(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21五、项目绩效考核22(一)绩效考核内容22(二)项目进度与绩效考核指标22六、专业建设预算27七、保障措施28(一)组织保障28(二)资金保障29(三)制度保障2930福建省闽北职业技术学院中央财政支持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福建省闽北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2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2005年5月13日,福建省南平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学院由福建省建阳迁往福建省南平市江南新区,历经3年艰苦建设于2009年9月学院全体师生正式入驻江南新校区,顺利完成学校整体搬迁工作。2007年9月学院启动评建工作,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
3、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深入开展各项评建工作。经过3年多来的努力,学院于2011年2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学院秉承“笃行善思,致用创新”的校训,坚持“立足闽北,服务海西,为建设海西绿色腹地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发展战略,依托行业,面向社会,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专业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
4、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决定2011-2012年实施“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的要求。结合南平市十二五规划和学院十二五规划,特制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发展建设方案。一、专业建设基础(一)区域产业发展基础我国现阶段的支柱产业如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建筑业30、钢铁行业等发展势头良好,作为基础产业的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制造业的核心是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工业的总称,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它的各项经济指标占全国工业的比重高达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装备制造业是高技
5、术的载体及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通道,我国装备制造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产业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则针对海峡西岸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了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的要求。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海洋经济强省建设
6、的需要,实施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经济、装备制造等一批人才培养培训专项规划,积极培育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的新兴交叉学科,重点建设好一批直接为产业优化升级服务的工程类学科,加强建设一批为文化产业发展服务的学科。支持高等学校增设一批装备制造类、电子信息类、海洋工程类、化工与制药类、现代服务业类等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专业。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要求到2015年工学类在校生占35%以上。《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则针对我市特有情况阐明了未来五年南平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战略定位、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责、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制订实施各级
7、各类规划和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是全市人民为之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其中特别指出要把我市打造成“海西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要求我们立足海西,着眼未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海西建设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和专业型人才,为推动海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全面贯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在抓特色、抓结合、抓创新、抓服务等方面狠下功夫,为海西建设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合格人才。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