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与读写(李斯颖)

口述与读写(李斯颖)

ID:12306459

大小:4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6

口述与读写(李斯颖)_第1页
口述与读写(李斯颖)_第2页
口述与读写(李斯颖)_第3页
口述与读写(李斯颖)_第4页
资源描述:

《口述与读写(李斯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口述与读写要点:一、争论的历史基础,二、literacy/orality二元论,三、这种伪二元论何以有根基?四、语域理论,五、口头诗歌的光谱,六、理论长廊。一争论的历史基础A19世纪欧洲对口头传统的再发现*文化寻根和文化认同的巨大兴趣*追寻民族史诗以其作为现代民族建构的精神支撑*搜集过程又衍生文本化过程中删削B荷马史诗背后口头传统的再发现*1705F.A.Wolf《荷马引论》*1885V.V.Radlov卡拉·吉尔吉斯史诗作为平行对比*1928M.Parry论荷马的博士论文在法国发表*1960(1949)A.B.Lor

2、d《故事的歌手》博士论文答辩和出版C早期理论的核心为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口述世界/读写世界;无文字社会/有文字社会;口述能力/读写能力;口语/文语D然而,田野发现的事实却是复杂的二literacy/orality二元论A该二元论面对现象界时遇到的麻烦1.田野工作暴露了理论与现实的不匹配有些演述人有读写能力在有些口述传递过程里书写本起到一定作用故事、歌等在口述和书写文本之间进出2.“转换要素”4口头传统一旦被文本化,那么它们变得很像书面文学B理论带来的麻烦1.早期的学者热衷于普世性的书写模式把书写文化看作文化演进过程里的一

3、个重要阶段一些理论家还在被这一理论所束缚对于书写的多样性的功能却没有作出解释2.后来的学者在文化上下文中关注读写特性不同的文化对读写具有不同的目的口述和读写并非与先进/落后、高雅/低俗相关联三这种伪二元论何以有根基?A该理论形成过程中的动机1.创建一个“思维空间”,制造一个对立面制造一个非文学、非文本的状态无读写能力是这种思维的一个残余2.利用了“口述出现于书写之前”这样一个假设提出从口述演化到书写这样的假设文化表达媒介总是依照我们的想象和行为来变化前文字这样的表述反映了什么呢?B从未知领域转换到已知领域,问题就出现了

4、1.一旦制造的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就被认定为事实了。认为这两个对立面是可以界定的了。认为口述性的材料是可以搜集、分析,可以作为博物馆的碎片处理。可以成为文化宝库中的一熟悉的项目。2.口头传统成为“他者”可是,口头传统却是作为文本来研究的,如19世纪卡拉季奇的诗歌。19世纪南斯拉夫人卡拉季奇诗歌为例。3.后来,出现了更为复杂的理论,但是,直至“思维空间”出现之后才出现。4.两个会聚场地:口传诗歌的语言聚集地和书面语言的聚集地。5.现在出现第三个聚集地,即电子时代的数字媒介:TAgora,OAgora,EAgora4OAgo

5、ra更加接近EAgora。四语域理论A田野观察的事实literacy/orality二者混合、共存。orality是稀有物,大都是传说的。一个具体的人可以同时生活于TAgora,OAgora,一只手抓住两个世界。Bliteracy/orality二元论不可能观察到这样的事实。口头和书写不是相互排除的。C我们怎样解释这个情况凭借语域概念或言语方式,语言民族学,基于社会功能的各种演说文体,如向不同的人说出自己的简历。每一个演说都是为特定种类的交际而设定的语言符码。D口头诗歌运用不同的语域取决于文类和功能,诗的、节奏和韵律,

6、故事范型,乐器等。南斯拉夫史诗的语域特点,程式化词语、典型场景。歌手独特的演说方式,受众如何学会聆听,旋律和古词古语,如京剧的唱段。南斯拉夫口头传统的其他文类:抒情诗、妇女歌,谱系、医疗魔法咒语、民间故事和挽歌等。五口头诗歌的色谱A在literacy/orality之间,存在一个复杂的过渡地带。B口头诗歌存在形式是复杂的,多样性的。C口头诗歌多样性的视角:种类创编演述接受例证口头表演OralOralAudioSiriEpics音声文本WOASlampoetry逝去的声音O/WO/WA/WHomericpoem写本口头诗

7、歌WWWBishopNjegosD4说明:上面的归类模式是开放的、柔软化的;排除了演化的假设;口头诗歌可以参与到更多的类属中去;假以时日,口头诗歌可以从一个类属,进入另外一个类属里,如《敕勒歌》。E该表格的目的:更加多样化地理解口头诗歌。说明literacy/orality之间存在一个复杂的过渡地带。为比较研究提供导航。六理论大厦如“罗马城池非一日之功”Aliteracy/orality二元论思维允许把“非文学”加以概念化有助于解释古代、中世纪源于口头的文本Bliteracy/orality二元论已经过时了。C更为复杂

8、的、完善的模式成为可能D语域论更加接近口头诗歌的现实人们掌握着多样的演说方式甚至书写方式语域论就是语言学的延伸E归根结底,口头诗歌径直地为语言本身的特例而已相对于日常、非特定化的语言来说,诗的语言更加符码化,惯用的符码词语、场景、范型更加与意义合拍传统的指涉性,即惯用语的蕴涵意义口头诗歌的运行就像语言一样,只不过比语言更加丰富而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