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289512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6
《浅议如何提高博物馆藏品管理水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如何提高博物馆藏品管理水平[摘 要]藏品是博物馆立足的根本,对文物藏品的保护管理是博物馆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日常工作之一。本文从藏品管理的根本工作、动态化和数字化管理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博物馆藏品管理水平。[关健词]博物馆;藏品管理;动态化管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博物馆还存在着管理意识薄弱,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博物馆对藏品负有科学管理、科学保护、整理研究、公开展出和提供使用(对社会主要是提供藏品资料、研究成果)的责任。博物馆要在市场经济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发展壮大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贡献力量。笔者认为就必须继续深化改革,根据自身特点实行管理创新。而藏品管理工作就是重中之重。一、坚持规范的基本操作流程是藏品管理工作的根本博物馆的主要活动是藏品的保护管理、科学研究、陈列展示以及宜教服务。其中藏品的保护管理是博物馆工作的基础,也是博物馆的首要功能,其基本操作流程也就十分重要了:7(一)藏品来源。藏品来源必须在出入库凭证和各种账目中明确记录。根据藏品来源的不同,在藏品账号方面有不同的编码规则。(二)移交入馆。在确认来源后,藏品保管人员将依托藏品交接凭证进行入馆交接工作。仔细清点所有藏品,并将藏品
3、的名称、来源、类别等最普通的属性记录在凭证上,最后将藏品运送至文物库房区。(三)库前整理及入库。在文物库房区,藏品保管人员将对藏品做进一步确认,并将藏品的详细属性数据录入有关账目,可分以下几项具体工作:定名及鉴定、技术处理及实测、记录影像资料、录入藏品账目及卡片。(四)馆内清理。主要有下列步骤:1.分类。根据博物馆现行采用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2.定名鉴定。根据每件文物的具体情况和现行定名方法给文物定名,对文物进行鉴定并填写鉴定意见表。3.技术处理及实测。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如除尘除垢、防锈、薰蒸、简易修复等。
4、同时对文物进行实测,记录其尺寸、重量、成色、完残情况等。4.记录图像资料。可采用拍照、摄像、绘图等。5.填制入库凭证。前阶段工作所取得的资料应充分进入入库凭证中成为其若干要素。6.数据处理。在建立了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博物馆,应将前阶段工作的资料录入数据库进行处理,自动生成总登记账、分类账、卡片、文字、图像档案及各种报表;未建该系统的应将这些资料之一份提供建立总登记账和有关藏品档案。7(五)入库。完成以上工作后,由相关人员一起进行核查清点,正式办理入库手续。(六)库内整理。编制藏品分类账和卡片、整理资料建立藏品档
5、案、设计制作藏品包装、排定藏品存放柜架、编制修复年度计划、收集与藏品有关的信息、对藏品进行研究等,同时应及时将有关信息交计算机中心录入藏品管理数据库,以便处理、保存。有规矩则成方圆,对事物只要依据一定规则办理都会提高效率,变难为易,藏品管理工作也是如此。二、动态化管理是藏品管理工作的重点过去我国藏品管理相对简单,在一般的状况下,藏品仅会存在于库房和展厅两个空间,少有变动,因此只需为每件藏品建立相应的档、账、卡,并做好相关的保护和保管即可。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巨大改变,各博物馆利用馆藏文物频繁组织对外展
6、览、临时展览,编辑有关展览、藏品的出版物,举办各类知识讲座等等,藏品进出库房成为常态。处在移动状态下的藏品,遭到损坏的可能性也最大,藏品动态化管理于是就成为博物馆管理中重要的一环。7(一)必须制定一个严格的藏品提用制度。在这个制度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是:藏品提用中的安全要素、提借藏品的审批手续、藏品提用凭证的填写要求、发现问题后的应对办法等。这些细碎但却具有实效的条例是藏品在进出库房的动态过程中的安全保障。(二)明确藏品在博物馆中只有一个进出关口。所有相关事宜都应集中在保管部门由专人办理。(三)严格办理、填写
7、相关的藏品进出库房凭证,如提借日期和原因、藏品的名称、总登记号、完残情况等,相关领导和经手的工作人员要分别签字,如此才形成了了一份完整而具有法律效应的藏品进出库房凭证。(四)各种进出凭证要妥善保管,使每一件进出藏品都有账可查,有理可据。(五)藏品进出库房是为了使用,做好动态藏品的年终统计,可以准确反映出各类藏品的利用率和它在宣传教育、科学研究中发挥的作用,进而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藏品为社会文化事业服务。通过上述工作,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藏品管理工作体系,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动态藏品管理的秩序井然。三、数字化是
8、藏品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7以往的博物馆展览陈列几乎都是以静态的展品为主体,有限的说明牌无法承载更多的历史背景信息,观众难以对展品全面了解,从而无法产生亲近感,使观众与博物馆渐行渐远。数字技术的引入,使博物馆的展览陈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早期的大型博物馆开始了场景化、动感化、交互式的展览陈列尝试,引起了观众的好奇与兴趣,吸引了他们对博物馆的注意。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衡量博物馆的主要标志变成以宜教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