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化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ID:12185917

大小:3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6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化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_第1页
化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_第2页
化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_第3页
化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_第4页
化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例析化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例析化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摘要:复习课特别讲究教学策略。文章以复习氯化钠的课堂实录为例,说明系统性和方法论指导下的复习课能有效促进学生把握教材的核心思想和知识,形成有效的复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关键词:教学策略;系统性;方法能力一、问题的提出及内涵提示1.问题提出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看到有些老师上不好复习课,把复习课变成了习题课,不知不觉地搞起了题海战。原因是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重视和把握不够。而其中为数不少的教师把责任归到使用新教材,认为新教材只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知识内容编排太杂太乱,没有章法,规律性不强,不利于学生的复习掌握。在复习中,就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而言,有的是已遗忘的,需要提示引起回忆再认,有的是零乱的,是未经梳理过的,甚至有的还是无意识、无目的、无目标的,怎样进行有效复习,既行之有效,又能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下提高效率,值得我们教师思考。2.内涵提示有效的复习课,既要关注零散的知识,又要把它们整理成系统。在学生进入自主整理状态之前,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科知识体系之特点,紧扣课标,紧扣教材,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对应知、应会知识以及应试的知识系统化。系统的知识,既要提高学生知识层面认识的提高,更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从题海中解脱出来,提高复习效率。教学策略一词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概念。是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组织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是用于引发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组教学材料的程序。我们常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最好的教学策略就是在一定情况下,达到特定目标的最有效的方法的总和。二、教材中的“氯化钠”氯化钠在沪教版教材中多处都出现,按教材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有:第1处:第二章第四节水的净化,引入蒸发的方法时,“活动与探究”中有:区别蒸馏水和氯化钠溶液。第2处:第三章第二节离子,引入离子概念时,教材举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第3处:第五章第三节金属的防护和回收,铁生锈条件的活动与探究,第②支试管中,铁钉一半浸没在氯化钠溶液中。第4处:第六章第一节溶液的概念,物质的溶解过程,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的变化,稀溶液的凝固点下降、沸点升高,一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等都例举到了氯化钠。第5处:第六章第三节溶解度氯化钠的溶解度。结晶中举到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结晶方法。第6处:第七章 溶液的酸碱性、测溶液的酸碱度(ph)、酸碱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条件中举到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能生成氯化银沉淀。从以上例举的片段可以看出,在混合物分离、物质结构、钢铁生锈、物质溶解、溶液性质、固体溶解度、结晶方法、酸碱盐之间的离子反应都例举到了氯化钠。教材的编排明显以学生的生活基础、认知规律,以及化学基本理论的难易顺序编排。复习的时候,最好能有效将这些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相关的体系就便于学生掌握了。三、教学过程1.从氯化钠联系溶液知识、结晶方法情境引入:电影《闪闪的红星》的两个片段。片段一:红军叔叔给潘冬子讲食盐的重要性,不吃盐就没力气,没法打仗。告诉他红军被困在山上,山上的食盐不多了,红军急需要食盐。片段二:敌人对上山的老百姓搜查非常苛刻,固体食盐没法携带,潘冬子悄悄把食盐溶解在水里,浇到棉袄上,带上山,再用蒸发盐水的方法制得食盐固体。师:影片中,我们看到食盐非常重要,你知道食盐的主要成份是什么?它有哪些用途?生:氯化钠。它可以做调味品、生理盐水、腌制食品、融雪、工业原料等等。师:影片中潘冬子用蒸发的方法得到了食盐,你知道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怎样变化?能用降温结晶吗?生: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略有上升。不能用降温结晶。师:很好!请看例题:如图,为氯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1)当温度为2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当温度大于35℃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碳酸钠的溶解度。(填写“>”、“<”或“=”,下同)(3)生活在盐湖附近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请你解释:夏天晒盐:;冬天捞碱:。(4)10℃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溶液。(填物质化学式)(5)30℃时,欲配制等质量的氯化钠、碳酸钠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氯化钠碳酸钠。(填写“>”、“<”或“=”,下同)(6)将40℃的氯化钠、碳酸钠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10℃,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氯化钠碳酸钠。答案:(1)20g (2)> (3)夏天晒盐:夏天温度高,利于水分蒸发,常用于晒盐 冬天捞碱:冬天温度低,纯碱易从水中析出,可以用捞的方法得到纯碱 (4)nacl (5)< (6)<设计意图:从氯化钠引出常见的结晶方法。本题有一定的难度,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通过几个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从氯化钠引出离子概念,原子、离子结构 师: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而物质的性质又是由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的。氯化钠的组成和结构是怎样的?生:氯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师:钠离子和氯离子是怎样分别由原子形成的?师:钠在氯气中燃烧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呢?生:放热。师:原子形成离子放出了热量。离子能不能变为原子呢?生(大部分):不能,因为离子比原子稳定。生(小部分):不确定。生(小部分):能,但是要吸收能量。师:举例: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可以得到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其中的氯离子变为了氯原子,再构成氯分子。强调条件是通电,直流电供给能量。(小部分同学被肯定后,感到很兴奋,有一种成就感,其他同学也被带动起来,跃跃欲试,争取在下面一个探究中有出色表现。课堂气氛掀起一个高潮。)离子和原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师:氯化钠的水溶液能导电吗?生:能。师:湿手能拔插电源插头吗?生:不能。师:很好!氯化钠溶于水,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吗?生:几乎没有。师:为什么呢?生:因为钠离子和氯离子分散到水分子之间吸收的热量和它们与水分子结合释放的热量相等。师:很好!像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是因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与水分子结合释放的热量多于它们分散到水分子之间吸收的热量。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原理就正好相反了。设计意图:从物质挖到构成它的微粒。从微观上把握物质性质,树立“微粒观”。物质的性质就是大量微粒性质的体现,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3.从氯化钠回顾酸碱盐反应,规律盘点师:请你说出氯化钠溶液能和哪些物质反应?提示:考虑氯化钠溶液中有哪些微粒?这些微粒之间的反应,你学过哪些?生:氯离子和银离子的反应:nacl+agno3nano3+agcl↓ 师:还有哪些反应呢?侯氏联合制碱法的原理: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co2循环使用)通过上述的第2个反应,可以看出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有什么?生: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等难电离的物质产生。师:很好!那么,你能例举出哪些能生成氯化钠的反应?生:讨论。小结:生成氯化钠的方法有:①2na+2hcl2nacl+h2↑②na2o+2hcl2nacl+h2o③naoh+hclnacl+h2o④na2co3+2hcl2nacl+h2o+co2↑⑤na2so4+bacl22nacl+baso4↓ 师:其微观本质是离子间的反应,产生难电离的物质,如水、气体或沉淀。设计意图:以氯化钠为载体,实现了微粒、酸碱盐、溶液之间的打通,使看似无联系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了。揭示了酸碱盐溶液之间反应的本质是离子反应。四、教学实践反思1.读活教材,用系统性的观点来指导课堂复习在复习中,学生具备了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相对系统的知识体系的能力。本课围绕氯化钠,在系统性观念的指导下,将沪教版中学生感觉较难的三、六、七章内容打通。初中教材的教学内容是整个化学知识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表面上看这些内容在安排上系统性、规律性不强,其实它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是融合在整个教学内容中的,分布在不同的知识层次上的。教师如果跳出原有的知识体系和规律,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就会理解新课标和新教材内容安排的主旨,站在将构建知识体系、发现和掌握规律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高度,就能理解和领会新课改的精髓,一个好的教师要做到“读懂教材、读透教材、读活教材。”在复习课中,读活教材的能力能得到充分体现。2.渗透科学方法,对提高复习效率有积极作用借用氯化钠激活学生化学视角中的“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价值观”。意图是启发学生“我们可以基于化学的一些基本思想认识” 进行本课时学习,基于这样正确的方法,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上述案例中,还渗透了通过现象看本质(氯化钠的微观组成、微粒溶于水的过程)的哲学思想。总之,灵活运用教材信息,突出重点难点,用系统性的观点指导复习,能有效提高复习效率。这些都要求教师要研究教材,研究教法,不断突破。复习的方法还有很多,基本都侧重能力的提升,要根据复习内容不同做出不同的选择。参考文献[1]田长明.例析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j].化学教学,2012,(3)[2]王祖浩.化学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109[3]王磊等.初中化学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朱文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m].江阴教育,2005,(6)[5]王磊等.理解与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100个问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王磊等.如何理解新课标必修模块中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