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做好灾区灾后重建时期维稳工作的思考

对做好灾区灾后重建时期维稳工作的思考

ID:12177226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6

对做好灾区灾后重建时期维稳工作的思考_第1页
对做好灾区灾后重建时期维稳工作的思考_第2页
对做好灾区灾后重建时期维稳工作的思考_第3页
对做好灾区灾后重建时期维稳工作的思考_第4页
对做好灾区灾后重建时期维稳工作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做好灾区灾后重建时期维稳工作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做好灾区灾后重建时期维稳工作的思考  5.12汶川特大地震,山崩地裂,破坏极其严重。剑阁属于此次地震的重灾区,是全省18个重灾县市之一。随着灾后过渡安置工作的结束和灾后重建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由于灾民心态的变化,各种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各项灾后重建政策与落实过程中各类问题的出现等,相继导致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纷纷凸显,给重建家园工作带来较大负面影响。笔者试图从灾后重建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及其对策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为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推进,为实现省委、县委、提出的“三年重建,两年基本完成”的工作目标,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参考。   一、影响灾后重建社会稳定工作的因素

2、   1.1对房屋毁损等受灾程度认知水平的差异而引发出一系列矛盾   阿坝州汶川5.12特大地震极重灾区和重灾区,均属羌藏民族聚居地。其民居结构90%以上是石木结构;在建房选址时,多依山而建,无设计图纸,更谈不上科学的建筑结构,防震问题几乎未作考虑。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多为就地取材,极少使用钢材、水泥等标准建筑材料。因各乡各村泥土的粘度、石块的硬度与形状,没有进行地质勘测,房屋基脚未做好技术性处理等实际情况,地震灾害后要对受灾民房进行鉴定;因无相关资格的机构和人员而无法进行。在各村受灾民居损毁程度的认定上,仅凭经验和感观,主要根据群众意愿进行判断,评定为可以居住、加固后可以居住和不可以居住三种

3、情况。这样没有确切科学依据的认定,就会造成对房屋损坏结果没有科学认定或认定依据不充分的局面。因灾民抱有损毁认定越严重,国家资助就越大的主观想法,故而彼此之间相互说服不了,据此产生矛盾,并由此给灾后重建包括政策的落实,公共设施的建设,公益性劳动的参与等产生重大影响。   1.2因对国家灾后重建相关政策的落实求平均倾向而产生矛盾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以后,国家为帮助灾区人民度过难关,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先后出台了包括应急阶段各类救灾物资的发放;三个月临时生活救助,对生活特别困难的群众延长三个月的生活救助;各省对重灾区对口支援以及在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等各方面,诸如:财政、金融、税收

4、、土地等各种政策支持。这无不体现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的关爱,无不体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对此灾区的大多数老百姓是心怀感恩的,但是有部分灾区群众却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和关怀作为与党委政府讨要资金和物资的砝码。一些获救群众从感恩转变为对今后生活的担忧而滋事。比如:在实施三个月临时生活救助灾民登记时,就出现了已经离开原籍或长期在外务工,地震时又不在灾区,当知道国家的相关政策时就纠缠、上访乡镇和县级部门的情况,其真实心态就是求平均的心态。在灾后重建中,诸如房屋重建时若单纯以户籍、人口数或以住房多少为参数不综合考虑其它因素进行现金补贴时,就可能会出现在加固后可以居住的房屋的户主

5、要以重建居住民房为借口而力求多获取资金补贴等各种矛盾纠纷。   1.3因灾后重建对土地的使用而产生矛盾 5  震后一是房屋损毁严重;二是基础设施,尤其是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在恢复重建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土地的调整使用,甚至农业承包土地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因与房屋的距离,土地品质的优劣,长期共处过程中积累的矛盾,基础设施尤其是水、路等的通达程度或者是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下,都可能产生大量的矛盾纠纷。   1.4因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而引发矛盾   震后因滑坡、崩塌、泥石流、滚石多发,极易引起各种矛盾纠纷。一是部分乡镇村组地质灾害点多面广,次生灾害隐患大,灾民情绪紧张,十

6、分恐慌,存在矛盾隐患。二是部分村组因遭受灾害和生存条件极其恶劣,不能在原址上恢复重建,必须在县内或其他地方异地安置;因老百姓故土难离,或对拟搬迁地各方面的担忧而存在矛盾;甚至有越级上访或群体上访等可能性。三是因次生灾害造成恢复重建过程中建房成本增加,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加大,老百姓的期望值与实际建成结果有差异等,易引发社会矛盾。   1.5因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产生矛盾   震后由于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口支援省市的工作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将很快进入高潮期。随着建设资金的注入,各项目要开工建设,首先涉及的就是征地问题,我们地震灾区属高山峡谷地区,陡坡多,平地少;荒地多,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少;人口集

7、中地区更是土地矛盾尖锐。在此种情况下,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因土地而引发的矛盾就较多。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还涉及到利用人力资源的问题,附属工程建设的问题;原有公共基础设施和道路、引水、电力设施等的使用问题;原材料及其产品的销售问题等,都极易引发社会矛盾。   1.6因震后心理障碍而引发矛盾   地震以前,灾区人民过着富足而平稳的生活。虽然处于高半山区的老百姓相对来说环境艰苦一些,文化生活枯燥一些,但安居乐业,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