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与庄子的比较_论文

梭罗与庄子的比较_论文

ID:12162725

大小:36.22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15

梭罗与庄子的比较_论文_第1页
梭罗与庄子的比较_论文_第2页
梭罗与庄子的比较_论文_第3页
梭罗与庄子的比较_论文_第4页
梭罗与庄子的比较_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梭罗与庄子的比较_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梭罗与庄子的比较一瓦尔登湖(WaldenPond)位于美国麻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城(Concord)郊,湖的四周青山环抱,碧绿清澈的湖水倒映着树木丛林的倩影,环境幽静,景色宜人。公元一八四五年四月,一位二十八岁的美国青年携带一把斧头来到这里,砍伐树木,建造了一间森林小屋,在此过起了与世隔绝、自食其力的隐居生活。这位美国人的名字叫亨利·截维·梭罗(HenryDavidThoreau)。梭罗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了两年零两个月,后来他把这段隐居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写成了一本书,书名就叫《瓦尔登湖》(或译作《湖滨散记》)。虽然此书出版后,并未立

2、即引起巨大反响,然而,它却最终奠定了梭罗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此书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喜爱与重视,逐渐被公认为美国文学中具有独特价值的名著。20/20《瓦尔登湖》不仅是一部文笔清新的散文文学作品,同时更是一部深刻反映作者人生哲学的力作。作品中描写的形象,清澈的湖水、湖边的草木、林中的动物、自然环境中的人,等等,都带着某种象征意义。书中叙述的许多带有寓言色彩的故事,也都深刻地体现著作者的哲理思考。正如评论家查尔斯·安德生所形容的,瓦尔登湖及其周围环境是一个“魔圈”(注一)。这部书震撼人心的地方,也就是这个瓦尔登湖

3、小世界魔圈中所象征、所蕴含的哲理。中国的读者,特别是那些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深入的了解的中国读者,读了这部书后,或许都会惊奇地发现,尽管书中所描绘的湖光山色、动物植物以及其中的人的,都带有美国麻省特定的异域氛围,但作者所要阐述的哲理却并不陌生,它甚至很容易使我们产生某种亲和感、认同感,联想到中国古代的某种思想类型,诸如“天人合一”、“自然率真”、“抱朴守素”、“反朴归真”之类。梭罗在瓦尔登湖畔躬耕田园、垂钓水滨、泛舟弄笛、沉思默想,此情此景都不难使人联想起中国古代诸如庄子、陶渊明、王维一类人物。总之,这位十九世纪美国思想家的身

4、上,仿佛依附着古代东方哲人的幽灵。二20/20梭罗显然是一个对东方(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化极有兴趣并颇受其影响的人物。关于这一点,我们似乎无须考证梭罗究竟读过哪些中国思想家的著作,也无须引证梭罗的确曾对东方宗教作过研究这一事实。因为单从《瓦尔登湖》一书中常常引用东方古代哲人的格言语录这一现象来看,即可说明梭罗对古代东方文化精神的浓厚兴趣和喜爱。书中直接引用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等人的言论,就多达十余次,甚至还引用了商汤王的《盘铭》(显然是转引自儒家经典《大学》)。其中最长的一段引文见于书中的《春天》一章,作者用《

5、孟子·告子上》“牛山之木”章中的一段话,来说明春日早晨到来之际,人类道德良心复生的情形(注二)。作者虽然没有说明这段引文的作者和出处,但只要认真读过《孟子》的人一眼便可看出它的来历。可惜中译本在这里没有像其它地方一样径用中文原文,也没有注明出处,致使一般中国读者无法知道这一段洋文的中译竟是“出口转内销”,出自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之口。此外,书中还多次提及所谓“东方人”的言论,他十分欣赏那些“外表生活再穷没有,而内心生活再富不过”的古代东方哲学家(第十二页),他在寂寞宁静的凝神沉思中“明白了东方人所谓沉思以及抛开工作的意思。(第四

6、页)除了引用中国古代哲人的言论外,书中还多次提到一些印度古代文献,如印度古代波罗门教最古的经典《呔陀经》等。当然,如果说梭罗的《瓦尔登湖》一书的思想情调带有某种东方精神的色彩,那么这决不仅仅体现为他在书中引用了一些东方哲人的只言片语,更重要的是梭罗对于生活的态度,对于精神性生活的追求,他的人生价值取向等等,都近于西方人所理解的东方文化精神,而与当时正在蓬勃发展的所谓“美国精神”颇不合拍。20/20不过,所谓东方文化精神也是个十分复杂的概念,其中包含着差异甚大的诸多方面,梭罗不过只是近似于其中的某一类型而已,或者说,梭罗不过

7、是从某一种意义上来理解和接受东方文化精神而已。笔者认为,如果要从中国古代众多思想家、文学家中选出一位来与梭罗进行比较,那么庄子是最好的人选。庄子的思想与梭罗相比,有许多共同之处。将这两位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思想家进行比较,是很有意义的,它可以帮助我们从某种特定的角度,加深对这两位作家及其作品的理解。三梭罗与庄子的共同之处的确很多。从哲学观上看,梭罗属于美国十九世纪以爱默生为代表的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m)学派。这一学派认为,世界的本体是一个叫做“永恒的统一”、“永恒的个体”或所谓“宇宙的定律”的东西,它

8、决定着自然界的无穷变化,推陈出新,轮回不休。它无所不在,“天才在苍蝇、毛虫、蛴螬与卵中看到那永恒的个体。”(注三)这个东西又被梭罗称之为“宇宙的定律”、“最高的现实”。世上万事万物,只是它的形变,所以梭罗说:“如果你掌握了原则,何必去关心那亿万的例证及其应用呢?”(第八七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