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油田抽油井杆管偏磨原因及治理措施

孤岛油田抽油井杆管偏磨原因及治理措施

ID:12160228

大小:28.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5

孤岛油田抽油井杆管偏磨原因及治理措施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孤岛油田抽油井杆管偏磨原因及治理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孤岛油田抽油井杆管偏磨原因及治理措施摘要:偏磨腐蚀而造成抽油井检泵作业的工作量非常大,严重地影响采油时率,进而影响原油生产。通过对形成偏磨腐蚀的多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对防治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为抽油井杆管偏磨的治理指出了方向。关键词:油管抽油杆磨损腐蚀治理中图分类号:TE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引言胜利油田油井的约80%使用抽油机采油技术。偏磨腐蚀而造成油井检泵作业的工作量约占全年抽油机井检泵作业工作量总和的50%,管、杆的使用寿命也因偏磨腐蚀而缩短了40%~60%。因此探索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偏磨腐蚀,是降低采油成本的有效措施之

2、一。1抽油机井管杆偏磨原因分析1.1井斜的影响7自然井斜,从垂直来看,井筒是一条弯曲旋扭的线条,油井井深超过600m~800m一般会出现扭曲现象。随着钻井技术的发展和油田开发需要,定向斜井不断增多。地层蠕变造成套管变形,使井段出现弯曲变形,地层蠕变严重时会导致油井报废。由于套管变形和井斜使油管产生弯曲。在抽油机井生产时,抽油杆的综合拉力F或综合重力(抽油杆的重力和各种阻力的合力)产生了一个水平分力,在水平分力(抽油杆对油管内壁的正压力)的作用下,油管和抽油杆接触产生摩擦。在弯曲度较小的地方,油管内壁和抽油杆接箍产生摩擦,油管偏磨面积较大,磨损较轻。

3、而弯曲度越大的地方,不仅油管内壁与抽油杆接箍产生摩擦,油管内壁与抽油杆杆体也产生摩擦,油管偏磨面积较小,磨损较严重。1.2油井生产参数的影响在偏磨腐蚀的油井中,冲程短、冲次高时,偏磨的部位相对较小,偏磨次数频繁,磨损较严重,破坏力大。许多抽油机井的冲程为≤3m,冲数为6次/min,磨损较严重。1.3产出液介质的影响当油井产出液含水大于74.02%时产出液换相,由油包水型转换为水包油型。也就是说,管、杆表面失去了原油的保护作用,产出水直接接触金属,腐蚀速度增加。摩擦的润滑剂由原油变为产出水,由于失去原油的润滑作用,油管内壁和抽油杆磨损速度加快,磨损严

4、重。产出液中CO2含量越高,产生的H+越多,pH值越低,产出液酸性越明显,腐蚀性越强。产出液中H2S与Fe反应生成FeS,而H+对油管和抽油杆产生氢脆腐蚀。由于PH值低,H+多,而产出液含CI-高,化学平衡为H+Cl→HCI,从而形成了具有盐酸强腐蚀性的体系。1.4偏磨和腐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7管、杆偏磨使管、杆偏磨表面产生热能,从而使管、杆表面铁分子活化,而产出液具有强腐蚀性,使偏磨处优先被腐蚀。由于腐蚀,使管、杆偏磨表面更粗糙,从而磨损更严重。偏磨和腐蚀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二者结合具有更大的破坏性。1.5缝隙和冲蚀产出液含水较

5、高及产出液的强腐蚀性,使油管、抽油杆螺纹联接处产生缝隙腐蚀;另外,产出液对油管公螺纹外缘的冲刷作用,再加上产出液的强腐蚀性,发生冲蚀,易使油管公螺纹老化。油管螺纹联接处在偏磨腐蚀、缝隙腐蚀和冲蚀的综合作用下,易使该处产生油管断脱、刺漏。1.6管杆的材质管杆材质及表层涂料的强度和耐蚀性不同,管杆耐腐蚀性和寿命不一样。1.7抽油机井抽油循环过程中油管弹性收缩弯曲,底部抽油杆受压失稳7下冲程时,液柱载荷由抽油杆转移到油管上,抽油杆卸载发生弹性收缩产生螺旋弯曲。继续下行时将受到柱塞与泵筒间半干磨擦阻力及液流通过柱塞产生的阻力和井液产生的对抽油杆的浮力。这些

6、阻力均比杆柱底部第一根抽油杆的临界载荷值大得多,因此抽油杆柱下部很容易发生失稳弯曲,而此时油管承载拉伸基本为直线,所以下冲程时管杆相互偏磨损伤。上冲程时,液柱载荷由油管转移到抽油杆上,中和点以下油管因卸载而发生弹性收缩产生螺旋弯曲,抽油杆承载拉伸为直线,油管、抽油杆相互偏磨成为必然。2偏磨腐蚀防治对策针对孤东采油二矿油井偏磨腐蚀的特点,根据“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对偏磨腐蚀的油井应采取一系列的新工艺、新技术。2.1加缓蚀剂加缓蚀剂是解决油井井筒和地面集输系统腐蚀的一种常用、有效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缓蚀剂加入到产出介质中,在金属表面形成一种致密薄膜,使

7、金属本体与腐蚀介质隔离开来,以达到保护金属、防止腐蚀的目的。另外,通过油井缓蚀剂在油管内壁形成的保护油膜,起到润滑作用,达到减少磨损的目的。如:k622-8,K622x9。2.2加长尾管和管柱锚定加长尾管仅能减轻管柱弹性弯曲。管柱锚定又有机械预张力锚定,液压张力锚定,支撑式锚定三种工艺。机械预张力锚定虽是预防油管弯曲的最有效措施,但施工操作复杂,且起出管柱时安全性差,有可能卡钻,因此该项工艺至今未得到很好的推广使用;液压张力锚定虽能利用油套压差将管柱锚定在管柱伸长最大的部位,操作简单,但在整个锚定伸缩过程中,锚牙始终磨损套管,对套管有一定的损伤;支

8、撑式锚定仅能防止管柱底部运动而有助于提高泵效,但是,由于泵上油管受压产生螺旋弯曲严重,将加重油管抽油杆偏磨,是最不应该采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