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调查资料分析

现场调查资料分析

ID:12154332

大小:8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5

现场调查资料分析_第1页
现场调查资料分析_第2页
现场调查资料分析_第3页
现场调查资料分析_第4页
现场调查资料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场调查资料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培训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初步掌握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整理分析技能;熟悉相关分析结果的解释。培训时间:4学时培训形式:讲座与讨论第一节资料分析计划一、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步骤数据录入和整理资料描述性分析:病例计数、频数分布、构成比、率联系的测定:四格表、显著性检验、可信区间计算分层分析:评价混杂因素和效应修正作用必要时作多因素分析必要时进一步深入分析合理解释结果,评价因果关系二、资料的整理在设计调查表时,应对调查表中每一个变量的规定取值方法进行详细地描述。例如如果确定“性别”一项中“女性”9用2表示,不详用9表示,就要在调查表中

2、详细描述,使录入资料时有章可循,正确地处理不可接受的数值。通常用调查表来收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输入计算机进行整理、分析。在现场调查完成之后,应该对每张调查表进行审查,对调查表的审查可与资料的录入同时进行,前提是所用的录入软件能对录入的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建议使用Epidata进行录入,详见本书附录。在进行资料整理时,应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错误。在现场调查阶段,由于工作比较繁忙很容易遗忘,如果在资料整理时也是如此,待到计算结果并得出结论后,再返回来寻找错误,往往很难发现错误,从而导致错误的结论。列出病例一览表。一、资料分析策略的制定在资料分析之前,必须制定

3、分析策略。毫不夸张地说,分析策略的制定可与成文之前的论文提纲相媲美。它是资料分析的重要环节之一,将为实际资料分析提供纲领和指南。制定一个完美的分析策略,对资料分析将起到促进作用。资料整理表的设计是制定分析策略的重要一步。整理表包括频数分布表和四格表等,这些表已经提供了资料整理的框架,甚至已标明了表目,只是缺少表中数据,这些数据将在资料分析过程中填充。根据分析计划,通常要草拟出一系列的资料整理表,可按逻辑顺序或由简单(描述流行病学)到复杂(分析流行病学)的次序排列。整理表通常表明分析指标,如OR值和统计量χ2值。通常需要以下整理表:整理表1:临床资料,如临

4、床症状和体征,实验确诊的百分比,住院或死亡的百分比等。整理表2:描述流行病学资料,如果病例的三间分布等。在时间分布方面,通常绘制直方图或流行曲线。在地区分布方面,常用标点地图、散点图等。在人群分布方面,常用构成比图来描述研究对象的年龄、种族、性别等分布特征。如为描述性研究则到此为止,如为分析性研究,还包括以下内容。整理表3:因素和疾病之间联系的四格表。整理表4:在表3基础上,为评价混杂因素和效应修正作用设计的分层分析表。整理表5:在表3基础上,为分析剂量反应关系、灵敏度和特异度等而设计的分析表。整理表6:特异性分组分析。第二节描述性分析一、临床资料的描述

5、1、体征和症状的频率表一种疾病一般可根据观察到的各种症状和体征的相对频率来描述。频率表是描述在至少1组30个病例中观察到的体征或症状的次数,如果想使结果更为准确,病例数则应更多。若有足够多的被检病例数,可将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或轻型和重型病例的疾病资料分开单独制成图表(见表1)。2、疾病过程的描述每一种症状或体征有出现的时间和消失的时间,如果有足够数量的被检病例,可将体征和症状的频率从起病到康复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列成表格,或绘成曲线图,了解疾病过程中体征和症状的动态情况。9表1拉沙热症状和体征的频率分布症状频率(%)体征频率(%)恶心/呕吐8

6、0发热100咽喉痛80咽炎79咳嗽68血压和脉压降低66头痛57腹部压痛53腹痛57蛋白尿(≥2+)52肌肉痛46淋巴结病48腹泻43白细胞减少(<400/mm3)41胸痛39面或颈部浮肿36晕眩25有舌苔36耳聋18结膜炎34耳鸣16出血32便秘5锣音25肌肉压痛21瘀斑、瘀点12皮疹7痉挛、惊厥5(摘自疾病爆发紧急行动指南,以34-44个病例为基数;由于有关症状和体征的记录不全,分母各不相同)表2某地2004年4月病毒性脑膜炎爆发病例症状分布症状频数频率(%)发热10099%头痛8483%呕吐8382%恶心4646%乏力4141%颈项强直2828%巴

7、氏征99%腹痛77%咳嗽44%9克氏征33%腹泻11%*调查病例101例数,记录齐全一、流行强度的描述(一)常用指标:计算罹患率(总罹患率)、死亡率、感染率。(二)基本概念:散发、爆发、流行二、三间分布的描述将疾病流行情况按三间分布来统计和描述疾病的流行特点,从而揭示某些因素与疾病的相关关系。1、时间分布:绘制疾病暴发的时间分布图(线图或直方图),表示暴发的开始、高峰、终止的整个时间动态过程。流行曲线:有助于对卫生事件作出定量的评价,并提出有关键问题的起因、病原体传播来源与传播方式、病因的性质和潜伏期的假设,此外从流行曲线外推有助于预测疾病爆发的终点或估

8、计额外病例的发生。2、地点分布:按病例的不同地点进行统计,计算罹患率。也可按病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