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高架桥的利与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道路设计论文论城市高架桥的利与弊班级:土木三班指导老师:明杏芬姓名:罗博学号:0830080103182011-6-8城市高架桥的利与弊[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逐年加,居民出行以车代步,车辆大幅度增加,另外自行车的大量增加,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辆与行人的相互干扰日趋严重,常规的平交路口交通方式已经不适应,为解决交通拥挤,车速的下降,事故增多的问题,各大城市相继修建高架路和快速路。对所有的平交路口采用立体交叉简称立交即修建匝道和立交桥,使原平交路口上的车流在不同高程上跨越,从空间上
2、分开,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从而提高车速和路口通行能力。本文简述了我国高架桥的发展情况,通过对国内部分已建城市高架桥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城市高架桥的利与弊,即对环境和交通状况的积极和负面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建议。[关键字]高架桥、发展历程、利处、弊端、空气污染、交通。1城市高架桥发展历程以及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逐年加,居民出行以车代步,车辆大幅度增加,另外自行车的大量增加,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辆与行人的相互干扰日趋严重,常规的平
3、交路口交通方式已经不适应,为解决交通拥挤,车速的下降,事故增多的问题,各大城市相继修建高架路和快速路。对所有的平交路口采用立体交叉简称立交即修建匝道和立交桥,使原平交路口上的车流在不同高程上跨越,从空间上分开,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从而提高车速和路口通行能力。城市道路立交源于高速公路,由于高速路的持续发展促进城市快速路的建设,并在环路上设立交。国外立交发展较早的是美国,1921年在布朗克斯河风景区干路上建成第一座设有匝道的不完全互通式立交。而我国最早的立交,系广州市1964年建成的北大环城立交,此后我国立交不断发展开来。北京
4、市1966年与京密引水滨河路建成3座部分互通式立交,1983年建立广州区庄高架桥,1986年建成的天津中山门桥等等。除了立交桥外,其所连接的高架桥作为充分利用城市空间一个非常重要的办法,在各大城市流行开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首先建立了许多立交桥,以缓解交通压力;而后为了进一步节约城市空间,建立高架桥进一步提高交通能力。如今,轨道交通的发展,凭借着其强大的运载量,大大提高了运输能力,减轻了公路交通的压力。轨道交通分为地铁,轻轨等。2城市高架桥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势高架桥适用于用地受限制的市区,可充分利用城市昂贵的土地资源
5、,尤其适用于地下水位高,地下设有大量公用管线设施以及横向道路密集,交通较为繁忙的地区。2.1城市高架桥在缓解市区交通压力上的优势城市的道路交通体系在大致确定的情况下,城市的土地资源极其有限,城市高架桥作为城市道路立体交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城市现有的规划格局下能够更有效的利用城市空间,做到道路的立体交叉,使各方向车流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行驶,消除或减少冲突点;车流可以连续运行,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节约运行时间和燃料消耗;控制相交道路车辆的出入,减少对高等级道路的干扰。2.2城市高架桥沟通其他城市之间上的优势如果我们以高架桥作
6、为城市交通的主骨架,把中心城区与二圈城卫星城市连接在一起。与快速通道相比,有以下几点方面的优势:1、高架桥占地少,节约土地;2、由于出口少,高架桥才会真正成为连接中心城区与功能区的“快速通道”,从而缩短卫星城市与主城区之间的空间和时间距离,引导我们的开发建设项目往卫星城市布局,形成跳跃式组团城市功能区发展模式的规划思路;3、由于高架桥中途未设出口,对开发项目来说没有交通依托,就不会沿途布局,从而有效地保留原始空间;4、与高速铁路、地铁等相比,高架桥适用的交通工具更多的使用人群更广,社会效益更高,投资更低。因此,城市高架桥在
7、现代交通中,为缓解巨大的城市交通压力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成为了现代交通系统的重要的一环。城市高架桥在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做出显著贡献和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少影响。3城市高架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高架桥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分为: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和建设营运后行驶车辆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机械噪声、施工扬尘都对环境产生短期影响.就建成后的城市高架桥而言,由于通行能力和车流量增大,将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主要因素有交通噪音对环境的影响和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3.1交通噪音目前为
8、止,我国已建成数座大规模的城市高架桥,中小城市近几年来也开始在城市闹市区兴建小规模的高架桥。高架桥也越来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噪音的污染也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并引发了一系列的副作用。噪音的危害,毋庸置疑已被现代科学家认定为危害人类生存健康的一种严重威胁,国家也为此制定了相应法规。而高架桥的选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