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148276
大小:26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5
《中国五声性调式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1级1班李梅容学号2011070340106中国五声性调式论文黄虎威中国著名作曲家,教育家,他的音乐创作主要以钢琴、小提琴、长笛等器乐曲为主,也有优秀的声乐作品和大量的钢琴伴奏谱。《巴蜀之画》此曲艺术价值最高,被称为是黄虎威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该段作品《蓉城春郊》是选自于《巴蜀之画》的第五首,音调引子于四川民歌《大河涨水》,节奏宽广自由。好似一幅以翠绿色为基调的田园风景画。此片段整体是由G宫调式贯穿全曲,但是并不是单纯得G宫调式这样简单,此片段一共进行了5次转调,先是由G宫调式过渡到C宫调式再转入降B宫调式,再由降B宫调式过渡到降B宫调式从而转为升C宫
2、调式,最后转回到了G宫调式。调式分析:本乐段前五小节以三连音为主,强拍出现八分休止符,由三个声部构成。本乐段以G调为主,从第二小节调试有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降7降3,还原4,然而开始从G调转入了降B调,在此处的转位和弦中,是由G调的四级原位和弦转入降B调的一级原位和弦。到第三小节的时候,又开始出现了转调,乐段里出现了降7降3降6降2,并转入了降A调,调式不断的在发生变化,然而在第三小节的最后一拍里,又在开始变化,中出现了升4升1升5升2升6升3升7,并转入了升C调,本乐段在不断的转调中,最终还是回到了G调中,这种不断变化的转调形式最终回到最初的调式,称为离调
3、。这种离调运用在乐段中,以丰富了音乐词汇,扩展了和声的进行,而在此乐段里,离调出现在乐段的后两小节里,在此处的作用则是加强终止柱式和弦的地位。和弦结构:本乐段的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分别出现了6123和1345,这种音级形式构成了“加二度”形式,这种加二度音形式主要起色彩润饰的作用,另外第一小节还运用了三音组,三音组的进行,体现了五声调式旋律构成的基本规律。到第三小节的最后一拍升2升4升5升6,是附加音,附加音的形式为“加五度”形式,到第四小节的时候,本调是转入了升C调,从升C调的第二小节第二拍2457,又运用了增添附加音的“加六度”形式。在第六小节的左手伴弹中
4、多以八度形式大量出现,此乐段的此处大量运用八度和弦,是为达到激昂,醇厚,旋律宽广,逐步将作品推向高潮。在第六小节的旋律部分中根据桑桐先生所著文献《五声纵合性和声结构的探讨》五声结构的和声方法,是由五声调式中各种音程的纵合作为和弦结构基础的和声方法。这种和声方法的着眼点,主要在于和弦的组成音与五声性旋律音调在整体上保持一致,但并不拘泥于和弦与旋律的同步进行。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上图旋律是运用了三音和弦和四音和弦的变位形式进行排列的。。然而在第七小节一直到最后结束又多以分解和弦弹奏,此类型和弦弹奏起来连贯性比同时弹奏的柱式和弦要强,而且非常的抒情,所以最后的几小节的
5、节奏比较自由,在不断的分解与交错和弦中,使旋律达到了一种和谐饱满的状态,再与前面的形成一个对比,这样就把此乐段演奏得淋漓尽致。节拍分析:此乐段多以交错节拍混合进行,二三小节主要以四七拍子为主,到第四小节的时候开始以四五拍进行,整个乐段中,都不断的出现交错拍子,这种拍子的不断变换,是为了更好的演奏乐曲强弱变化的情感特征。这种交错拍子是处理音乐的关键所在,是最能表现乐感的关键因素。本乐段也是个以弱起小节开始的乐段,乐段一开始就以弱起小节开头,是为了创作新奇感,是为了为本乐段作抒情的基调。以上就是我对《蓉城春郊》的赏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