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148206
大小:28.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5
《浅谈我国食品质量及安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我国食品质量及安全一、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一)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一是位数众多的食品经营企业小而乱,溯源管理难,分级包装水平低,甚至违法使用不合格包装物。二是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1]三是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还有的在农村市场、城乡结合部及校园周边兜售无厂名厂址、无出厂合格证、无保质期的”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严重危害城乡居民和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二)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隐患。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食品新资源、
2、添加剂新品种、新型包装材料、新工艺以及现代生物技术、酶制剂等新技术不断出现,造成直接应用于食品及间接与食品接触的化学物质日益增多,已经成为亟待重视和研究的问题。(三)食品安全研究发现的新问题。随着食品安全科技的发展,传统加工工艺的食品也不断被发现具有安全隐患,如油炸淀粉类食品的丙烯酰、油条中的铝残留等安全性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6(四)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滞后。我国有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等不同的食品行业标准等,数量都超过千项;国家标准又分卫生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基本形成了一个由基础标准、产品标准
3、、行为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组成的国家食品标准体系。但我国的食品标准,无论与食品安全形势的实际需求、还是与国际食品安全基本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五)检测水平低,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分布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多个政府部门,多部门从事同一种行为的管理,切入点和管理手段基本相仿,使本来稀缺的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影响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力度和震慑威力。新的快速、灵敏的检测手段,如基因探针、多聚酶链反应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应用于食源性病原体检验,但在我国仍主要用于研究单位二、探析我国食
4、品安全问题深层次原因从食品安全的深层次总结和分析的结果来看,我国食品安全的实质上就是由于我国市场监管失灵和政府存在部门之间的推诿而造成的食品安全漏洞。(一)食品添加剂使用泛滥6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不法商贩和部分农村从业者急功近利、唯利是图,为谋取暴利置人民的生命健康不于不顾,缺乏起码的诚信。如一些不法企业将”廋肉精”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砒霜加入鸡饲料中使普通鸡骨头逐渐变黑而成为高级的”乌骨鸡”、在酸奶中加入工业明胶使之浓稠等,人如经常食用,就会诱发癌症等疾病,直接危害健康。(二)消费者在与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冲突
5、中处于弱势市场经济规律作用条件下的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必然会有一些企业要不择手段地损害消费者利益。相比较之下,食品生产经营者为拥有强大经济力的组织体,单个分散的经济力薄弱的消费者难以与之抗衡,再加上法律知识缺乏,当其利益受到损害后,往往选择忍气吞声,或者大多数消费者心存”免费搭车”的念头,都想让别人先来提起诉讼,自己免费享受,最终结果可能谁也不去反映食品安全问题,保护自身权益。[5]因此需要由国家承担保护消费者的职责,通过立法,行政等给消费者特殊保护,补救其弱者地位,维持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平
6、衡,建立和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三)提高检测人员技能和素质不高6为了得到准确的检验结果,检验人员不仅要进行严谨、认真的操作,还要正确记录和处理检验数据。记录内容应包括与产品检测有关的一切资料、数据和现象,完整地描述检测操作的全过程,检验数据的处理必须将测定值按规定的方法进行修约。为保证质量体系的适应性和持续有效性,必须对检测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和全方位培训,采用多种方式,鼓励自学,组织内部员工,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用送出去学、请进来教等,从法律法规、质量意识、检测技术和管理知识水平培训等方面,来促进
7、检验检测人员在岗培训,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检测水平,使检验人员具有与工作相适应的工作能力、经验和技能,造就精干、高效、懂业务、懂法律的质检队伍,为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打好良好的基础。(四)合理选择食品检验标准检验方法国家标准大多是推荐性标准,特别是发现国家标准检验方法不适用时,更应另行制定标准。例如要测定产品的密度,有的只提供相对密度计法,不可能先使用相对密度计测定其相对密度,然后再换算成密度,而应直接使用密度计进行测定。当然更多的时候采用一些更为先进、更为准确的检验方法。或者是简单、快速的检验方法
8、。如现在使用水分快速测定仪来检测成品或半成品的水分。此时必须与国家标准方法做比对试验确认无显著差异才可使用。三、提高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措施(一)建立完善的食品监督管理体系6一要在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中,将食品从原料到消费整个过程纳入进去,包括普通动物饲养、动物健康与保护、污染物和农药残留、新型食品、添加剂、香精、包装、辐射等方面的规定都明确界定,全过程监管。[6]二要完善全过程的监管方法,建立预警系统、可追溯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