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1)

5第五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1)

ID:12139116

大小:1.28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15

5第五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1)_第1页
5第五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1)_第2页
5第五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1)_第3页
5第五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1)_第4页
5第五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1)_第5页
资源描述:

《5第五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  在前面一至四章中,介绍并与用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的基础知识,从宏观角度讨论了解离、水解、沉淀和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及限度问题。本章开始至第七章,依次介绍并运用了原子、分子和固体的结构知识,从微观角度讨论物质的结构及其与性质的关系。5-1原子和元素  5-1-1原子的组成和元素  自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J.J.Thomson)发现电子以来,经过了几十年的研究,人们已经意识到原子是一种电中性的微粒,是与一个带若干(Z)正电荷的原子核的原子核和Z个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Z个单位正电荷的质子(p)和若干个中子(n)

2、组成的紧密结合体,其直径不及原子的万分之一;电子的直径更小。可见原子核和电子只占原子的极小部分,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着的”。  同一元素的原子核含有相同数目的质子,但可以含有数目不同的中子。电子、质子、中子、光子以及在宇宙射线和高能原子核物理实验中发现的一系列粒子,统称为基本粒子。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目的不同,可以区别为不同的元素。不同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个占据不同的位置。不同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目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数,称为原子序数。因此,对每一种原子来说:原子序数(Z)=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

3、一种元素的原子,有着基本相同的化学性质,且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故互称为同位素。具有确定中子数和质子数的单核粒子称为核素,例如氢有三种核素,如表5-1所示。除少数几中元素外绝大多数都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核素,其中锡的核素多达10种。 表5-1氢的同位素 核素名称核素符号原子的组成质量数在自然界中的氢所占的百分数/%质子数中子数氢或氕101≈99.98重氢或重氘1120.015超重氢或氚12310-16①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质量数,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  根据来源和稳定性,可将核素分为稳定核素和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不稳定,能放出射线而蜕变成别的元素

4、。目前已发现的118种元素的核素已达2000种左右。质量数相同而原子系数不同的元素,互称为异序同量素,简称同量素。20*5-1-2反原子和反物质  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C.D.Anderson)在宇宙线实验中发现了与电子质量相同带单位正电荷的粒子——正电子(e+);1956年美国物理学家张伯伦(O.Chamberlain)等在加速器实验中发现了质量与正质子(p+)相同带单位负电荷的粒子——负质子(p-)。以后又陆续发现了许多类似的情况,证实一切粒子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反粒子①。例如中子不带电但一定有磁性,反中子则呈相反的磁性。① 反粒子的概念最初数英国物理学家狄

5、拉克(P.M.A.Dirac)提出来的。  据报道,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德国和意大利科学家从1995年9月开始的实验,已经成功的获得了反氢原子(有一个反质子p-和一个反电子e+结合而成),亦即获得了反物质。尽管这种反氢原子只能存在极短瞬间,但这项实验不仅为系统的探索反物质世界打开了大门,而且为自然辩证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佐证,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5-1-3原子轨道能级  1913年玻尔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玻尔原子模型,其要点如下:  1.定态轨道概念  氢原子中的电子是在氢原子核的势能场中运动,其运动轨道不是任意的,电子只能在以原子核为中心的某些能量(En)确定

6、的圆形轨道上运动。这些轨道的能量状态不随时间而改变,因此被称为定态轨道。电子在定态轨道上运动时,既不吸收也不释放能量。  2.轨道能级的概念(1)最简单的原子──氢原子的光谱  (2)轨道能级的概念不同的定态轨道能量是不同的。离核越近的轨道,能量越低,电子被原子核束缚得越牢;离核越远的轨道,能量越高。轨道的这些能量状态,称为能级。氢原子轨道能级如图5-1所示。20n=1的轨道离原子核最近、能量最低。  n>1的轨道随着n值的增大,逐渐远离原子核,能量升高。  轨道的这些能量状态,称为能级。  在正常状态下,电子尽可能处于离核较近、能量较低的轨道上,这时原子所处的状态称

7、为基态。  在高温火焰下,电火花或电弧作用下,基态原子中的电子因获得能量,能跃迁到离核较远、能量较高的空轨道上去运动,这时原子所处的状态称为激发态。  n→∞时,电子所处的轨道能量定为零,意味着电子被激发到这样的能级时,由于获得足够大的能量,可以完全摆脱核势能场的束缚而电离。因此,离核越近的轨道,能级越低,势能值越负。  (3)基态与激发态  在正常状态下,电子尽可能处于离核较近、能量较低的轨道上,这时原子所处的状态称为基态。在高温火焰下,电火花或电弧作用下,基态原子中的电子因获得能量,能跃迁到离核较远、能量较高的空轨道上去运动,这时原子所处的状态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