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0例临床观察

ID:12099915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5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0例临床观察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0例临床观察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0例临床观察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0例临床观察_第4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0例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0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4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心痛宁合剂,对照组7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9%,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参照1979年WHO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3],有不同程度的心前区憋闷疼痛,甚至放射至左肩背、咽喉、左上臂

2、内侧等部位,一般持续数秒~10min而缓解,呈间歇性发作,常因劳累、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受寒等而诱发。多数患者伴有心悸心慌、气短、自汗、夜寐不安等表现,心电图提示有ST段压低或T波改变等心肌缺血表现。1.3治疗方法两组均予常规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即静滴硝酸甘油,口服消心痛、倍他乐克、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等。有其他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者同时进行降压、降糖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以上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心痛宁方:生黄芪156g,太子参15g,川芎10g,当归12g,瓜蒌15g,丹参10g,水蛭5g,益母草15g,牛膝10g。兼阳虚者

3、加附子6g,桂枝8g;兼肾阴者加熟地黄15g,山茱萸15g,麦冬15g。每日1剂,水煎取汁早晚服用。15d为1个疗程,一般连服用2个疗程。1.4疗效标准心绞痛疗效标准:显效(劳力型心绞痛,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分级降低2级,原为Ⅰ、Ⅱ级者心绞痛基本消失;非劳力型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绞痛发作每周≤2次,基本不用硝酸甘油)。改善(劳力型心绞痛,治疗后心绞痛症状降低1级,硝酸甘油减用一半以上,原为Ⅰ级者心绞痛基本消失,不用硝酸甘油;非劳力型心绞痛,治疗后心绞痛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减少一半以上)。基本无效(症状及硝酸甘油用量无改变,

4、或虽有减少但未达到改善程度、加重及持续时间延长,或心绞痛升级,硝酸甘油用量增加)。心电图疗效标准:显效(休息时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双倍二级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次级量分级运动试验阴性,或运动耐量上升2级)。改善(休息心电图或双倍二级运动试验ST段下降,在治疗后回升0.05mV以上但未正常,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50%以上,或直立T波变为平坦,平坦T波变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无效(心电图与治疗前无改变或心电图压低的ST段降低0.056mV,倒置T波加深,平坦T波倒置)。1.5观察方法记录两组心绞痛发作的次数

5、、持续时间,心率,血压,伴随症状,舌苔,脉象及不良反应等情况;服药前后均检查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1.6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字2检验、t检验和Ridit分析。2结果2.1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29%。见表1。2.2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77.1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4.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2.3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

6、浆黏度、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程度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治疗前后降低不明显。见表3。2.4不良反应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血、尿常规检查及肝肾功能亦未见明显异常改变。63讨论冠心病心绞痛为中老年人常见病,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而有发病年龄提前的趋势。患者常有其他部位动脉硬化,并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管壁增厚,弹性减低,冠状动脉的血管舒缩功能下降,心脏微循环减低,冠脉狭窄,导致冠心病心绞痛[4]。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

7、学“胸痹”范围,其病位在心,中医认为“心主血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中年之后,人体正气内虚,脏腑功能日渐衰退,心气不足,则运气无力,血液运行不畅,以致血停成淤,正如《医林改错》曰:“元气即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力,必停留而淤”。可见,气虚血瘀乃是冠心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为本虚标实之证[5]。《素问・痹论》曰6:“心痹者,脉不通”。心脉淤阻是胸痹心痛发生的病机及冠心病的基本证型,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致病因素因劳倦内伤,情志不遂,膏梁厚味而致心脾肝肾亏虚,痰淤内阻,心脉不通,不通则

8、通[6]。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存在硬化、狭窄,管壁的粥样斑块形成,且血小板黏附性增高,血中脂质增加,致使心脏血液流变性异常及微循环障碍,符合中医学“血瘀”观点。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胸痛、绞痛、心悸气短、乏力、汗出及心电图心肌供血不足、血液流变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