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谢安形象看魏晋名士风范及其心态

从谢安形象看魏晋名士风范及其心态

ID:12098037

大小:43.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5

从谢安形象看魏晋名士风范及其心态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从谢安形象看魏晋名士风范及其心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谢安形象看魏晋名士风范及其心态——《世说新语》赏析【摘  要】魏晋时期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的时代,然而思想上却极自由,士风有巨大转变,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在不断冲突中得到调和。玄风大畅,出现了魏晋风度。谢安以其独特的性格魅力为士人所仰慕,是魏晋名士风范的代表。谢安的隐居与出仕反映了魏晋士人心态。魏晋风度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对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影响深远。【关键词】《世说新语》、魏晋风度、名士、谢安、心态、“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1]其间,

2、士风有极大转变,处于独尊地位的儒家思想受到冲击,老庄道家思想融入士人的人生当中,玄风大畅。儒家思想在不断地冲突当中得到融合。思想的变化给文学、艺术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给士人的生活和心态带来很大变化。而《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正是了解魏晋士人风貌、思想、言行和社会风俗、习尚的百科全书。《世说》的作者是南朝宋宗室刘义庆,也可能是刘义庆及其门客集体编撰。南朝宋距魏晋不远,所载士族阶层的言行轶事应较近于史实,其中不少资料还被正史采用。全书“以类相从”,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个门类,以笔记小说的形式记载了名

3、士玄虚奇异的思想、言谈、举止,尤其是详实地记载了魏晋名士的清谈。谢安极具名士风度,是全书重点记述、着笔墨最多的人物。宗白华说:“谢安是东晋风流的主脑人物。” [2]据张万起、刘尚慈的《世说新语译注》统计,《世说》里有关谢安的记载达114则之多,居全书之冠。[3]鲁迅说“《世说》差不多就可以看作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4]如此可见,谢安是魏晋名士的典范。不但与谢安同时的王蒙、王羲之、支道林“共推之”,就是在南朝宋时《世说》的作者也认为谢安很符合当时的名士标准。另据学者所证,在盛唐时谢安的隐逸与事功也为时人所仰慕。[5]谢安生于东晋,对汉末

4、、西晋以来的名士风度应有很大继承,加上先辈族人谢鲲就是玄学名士,终使谢安成为承前启后的名士典范。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世说》里谢安的形象来了解魏晋名士风度及其心态,并对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以及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深远影响作个初探。一、谢安以其脱俗的言行、超逸的气质而为士人所仰慕,是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一)、讲究雅量,喜怒忧惧,不形于色,追求一种优雅从容的风度。雅量指胸怀宽阔,气度宏大。魏晋士人崇尚玄远高迈,十分看重雅量,以此作为品题人物是否够名士资格的一个重要条件。有的为政从容不迫,胸有成竹;有的视死如归,临危不惧;有的处世淡泊,志趣高远。实际上

5、,雅量是老庄道家思想的虚无和自由人生境界的具体体现。《世说》写雅量最传神的当属谢安。谢安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已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邃,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还有一次,桓温伏甲设宴,广请朝士,想借机除去谢安、王坦之。王坦之惊恐万分,谢安却“谢之宽容,愈表于貌,望阶趋席,方作洛

6、生咏,讽浩浩洪流。”最后桓温畏其旷远,终于撤兵。谢安雅量如此,气度非凡。无怪乎桓温叹道:“安石居然不可陵践,其处故乃胜也。”又道:“吾门中久不见如此人。”(二)、喜好清谈,辩名析理,简约玄澹。魏晋玄学兴盛的主要原因是清谈,士人们经常聚在一起共同讨论某个命题,有时还专门就某个话题写一部专著,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清谈在《世说》里占了很大篇幅,所以有人以“清谈之书”来给《世说》定性。[6]清谈是一种高雅的、高智力的娱乐,清谈者需要有很高的学识涵养和领悟能力。当时有名的话题有“有无之争”、“言意之辨”、“名教与自然之争”等。谢安与刘惔、王蒙、王羲

7、之、支道林一道,同为清谈大师。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谢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殷、谢诸人共集。谢因问殷:“眼往属万形,万形来入眼不?”前两例可见谢安是赞成清谈的,并且自身就是清谈领袖。有一次,支道林、许洵、谢安共聚王蒙家清谈,“各怀言毕”后,谢安“因自叙其意,作万余语,才峰秀逸。既自难干,加意气拟托,萧然自得,四坐莫不厌心。”(三)、善于品评人物,审视人物的才华品性、言谈举止辨其流

8、品。“声名成毁,决于片纸。”[7]《世说》、《赏誉》以较大的篇幅表现了魏晋士人评价人物的审美标准和情趣。宗白华说:“晋人的美学是‘人物的品藻’。” [7]和汉代的“以德取士”不一样,魏晋的人物品评“失去了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