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现代还是晚期帝国的考据学

早期现代还是晚期帝国的考据学

ID:1209218

大小:376.0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1-08

早期现代还是晚期帝国的考据学_第1页
早期现代还是晚期帝国的考据学_第2页
早期现代还是晚期帝国的考据学_第3页
早期现代还是晚期帝国的考据学_第4页
早期现代还是晚期帝国的考据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早期现代还是晚期帝国的考据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FUDANJOURNAL(SocialSciences)No.42011·文史研究新视野·早期现代还是晚期帝国的考据学?———18世纪中国经学的危机艾尔曼(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与历史系,美国)[摘要]18世纪的经学研究者们所使用的话语进一步强化了一种转变,即从宋明时期的理性主义转变为一种更具怀疑精神和世俗化的经验主义经学。通过对知识的来源作细致研究,清代经学家主张人们应该更精密地考索经书文本,来重估如何正确、合理地构筑经书中的古代理想。这意味着当时知识精英的论辩

2、重心,已由抽象概念和理性主义论题开始让位于具体事实、信而有征的制度、古代的自然研究以及历史事件。大体而言,在清代经学家看来,宋明“道学”对于实证研究构成了阻碍,因为道学并不鼓励进一步的实证性研究。他们所提倡的对于知识的实证性研究在分析经学传统时将证据和事实置于核心的地位。学者和批评家也将历史学分析应用于清代官方所尊奉的经典之中。其结果导致官方尊奉的经学注释失去其光辉,文献批判和考证转而被当作捍卫古代经典的手段。作为帝制晚期中国的一场儒学运动,清代经学家们依旧试图重建儒家经典中所描绘的愿景。然而,其考据学的早期现代特征所具有的力量,最终还是在走向现代的过程中演变为去经典化和去权威化的趋

3、向,尽管这已经与他们在自己的著述中所设定的知识范围相去甚远。[关键词]中国经学危机现代帝制晚期考据学清代一、帝制中国的经学自西汉政府以国家力量认可今文学为官方学术后,中国各代往往以经书或正史论赞中因袭相沿的古老语言来表述他们的政治主张。无论是有理想抱负的士大夫官僚或以利益为优先考虑的政治投机分子,甚至历朝的专制统治者,都不得不透过国家礼制、经典的权威以及过往历史先例这些受控制的媒介来阐述他们的政治观点。上千年来,古典的五经(《易》、《书》、《诗》、《礼记》、《春秋》)和早期现代中国的政治论述间,一直有着难分难解的关系。在帝制中国,无论是保守、温和还是激进的政治主张,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出

4、上述经书具有疏导政治行为和政治表达的力量。由于中国皇权的文化合法性须藉由经书的政治论述加以阐发,政治改革家常常也以辨伪疑经者的面貌出现。举例来说,“今文”与“古文”原本是古代书写形式的不同,今古文之争却也由经书本身的论辩卷进政治辩论中。在这种场合下,不管是要为帝国政策的合法性找出经典论据,还是透过指控某些经书为伪作来质疑其合法性,训诂学,尤其文字学,是不可或缺的。五经是一组以古奥文言文写就的经典,它保存了古代圣王的正统教说、自然哲学和典章制度。即使代代相沿历经了许多世纪,对有志在政治舞台中大展身手的人来说,经书和史书都还是他们的基础课程。即使到了宋代以后,五经的重要性相对而言被较易诵

5、读的四书所取代,五经仍是帝制中国晚期士子企求在政治领域中晋升、取得名声和权力的重要关键。古代士人一个基本的想法是,若[收稿日期]2011-02-15[作者简介]艾尔曼,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与历史系教授,复旦大学历史系与文史研究院“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讲座教授”。9欲实现古代圣王的理想,必须珍视并追索、研究历史过往。由此,学子从经书中获得涵盖众多丰富面向的人类经验,并在诸般成败得失事迹中找到他们进退趋避的应对之道。经书中包含了理想社会秩序的典范,以及对一种超历史真理(transhistoricaltruth)的绝对诉求(absoluteclaim)。经书中的理想是帝制王朝成立的基础,

6、透过这些理想,实行政治控制的国家机器才有其正当性。在帝制中国,无论政府官员、学者或是士子,透过娴熟经书,都能对政府和社会的良窳有大体一致的假设。若欲实现古代圣王的理想,必须珍视并研究过去的经验。国家组织的合法性(raisond'etre)和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既然都已记载在经书中,中国中古逐步确立的科举考试制度,便是以经书内容为考题,测验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并从中选拔人才。由此可知,帝制中国时期经学在政治论述中占有的核心位置,正是训诂学在“士学”(literatilearning)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必要条件。在帝制中国,掌握了经书的诠释权,实际上便如同掌握了对王朝移转和政治合法性的解释权。在

7、这一点上,历朝皇室非得仰赖学者和官僚们的合作不可。从公元1313年至1905年的三个朝代便是显例。蒙古人入主中国、建立元朝后,异族统治者便接受士人的建议,将宋代程朱学派大师程颐(1033—1107)和朱熹(1130—1200)的经书诠释定为科举考试的权威标准。明清两代统治者跟随这个脚步,在士人的献策和相似的考虑下,接受程朱“道学”(新儒学)的权威性,认为它最适合用来解释其自身统治的合法性。这一做法的实际结果是,自明代初期以降,程朱学派的思想学说攫取“帝国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