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练习的教学策略

分层练习的教学策略

ID:12074074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5

分层练习的教学策略_第1页
分层练习的教学策略_第2页
分层练习的教学策略_第3页
分层练习的教学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分层练习的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分层练习设计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是新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念的体现,是新课程小学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程理念的体现,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古人云“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既是一种教育思想,又是一种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教师心中不仅有优等生,也要有差等生。只有面向全体学生,才能真正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充分发挥才能的目的,这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对优等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下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总

2、之,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分层”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知识的难易、深浅程度、能力要求给予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要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起跑线”获得最优的发展。“练习”是在学习新课后,为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而进行的活动。在平时我们整个班的孩子用的都是同一本数学书,同一本课堂作业本,考的是同一份试卷,老师用的是同一个标准。如何进行分层练习呢?我想针对不同的学生水平设计不同的练习这是方法之一。另外对于同一道题目不同层次的孩子可以有不

3、同的要求,如从9、3、15、6、8、7这六个数中选三个数,组成加法算式。这样的算式你能写多少题?这一题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需要按要求写出一两题就可学生在学习的水平和能力上总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筛选出基础知识、提高知识和综合应用知识,根据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在课堂提问和练习中作出不同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优秀生和中等生对于基础题的课堂提问的反应是最积极的,教师要有意识的让学困生思考回答,促进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对于提高题的提问,教师要上下兼顾,主要让中等生回答,促进他

4、们的发展;综合应用题对于学困生来说,是勉为其难的,教师要舍得放下包袱,让优秀生作主,让中等生跳一跳。优秀生回答了高难度的问题后,可以让中等生进行复述;中等生解决了提高题后可以让学困生进行复述,同样也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初探摘要:本文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后进生吃不了”,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这一现状,提出了“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各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提高,使得教学质量大幅提高。关键词:数学分层教学提高质量长

5、期以来,由于受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教师从备课、授课、作业、检测等都很少顾及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多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得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后进生吃不了,致使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如何能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学习他地的先进经验,进行了分层教学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一、摸底调查,划分层次实施分层教学,首先教师必须要通过查阅学生档案、测验、平时观察、家访等各种途径,充分认识每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综合考虑每位学生原有的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掌握全班学生的

6、基本情况,将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各层次学生人数的比例一般以1:2:1为好,也就是把全班学生中的1/4学习、思想较好的编为A组,1/2一般(中等)的学生编为B组,目前1/4较差的学生编为C组,重新编排座位(座位编排如图:BB‖CA‖CA‖BB)。考虑到C组学生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差,编排座位时首先让C组同学坐在中间,与A组同桌,这样有利于A组生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带动C组学生,使C组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受到启发和帮助。在各层成员名单上,采取詹振权老师主张的“模糊学”的方法,不指名道姓地点出哪些差

7、生,哪些学生是优生,避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师生感情。二、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1、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按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备课。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相适应。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在把握教学共同目标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对学有学余力的A组学生要求他们跳一跳,摘果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教学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如:在“圆的面积”教学时,只要求

8、C层学生在题目告诉r或d情况下能算出圆的面积;A层学生则在高一层的告诉圆周长的情况下求出圆的面积。安排教学时间,巧妙地设计教学程序,选择灵活多样,综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设计时,旧知识导入课题时的深浅程度,重难点知识讲解时坡度减缓程度,要以C组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准,但也要激发A组学生的求知欲。在设计问题及练习时,问题的难度要与学生的层次相一致。设计较易问题让C组学生能回答能计算,使他们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