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065799
大小:3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5
《皮瓣外科应用及发展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皮瓣外科应用及发展概述【摘要】皮瓣外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既有基础理论的创新,又有临床应用技术的进步。本文综述了皮瓣外科在临床上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作一定的展望。【关键词】外科皮瓣;组合皮瓣;远端蒂皮瓣;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皮瓣外科的发展,首先是带蒂转移的随意型皮瓣,随后出现轴型皮瓣和肌瓣;自上世纪70年代开展显微外科技术后,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肌骨瓣和肌皮瓣等因显微外科的开展而获得了发展;80年代以来,皮瓣外科在理论上及临床应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皮瓣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而近期采用血管穿支为蒂的皮瓣、
2、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及远端蒂皮瓣等日益增多,个性化的皮瓣设计及组织工程学的开发与介入都将成为热点,本文就皮瓣外科在四肢修复重建中的临床应用与发展做一简单概述。1皮瓣的血供问题11皮瓣外科应用及发展概述【摘要】皮瓣外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既有基础理论的创新,又有临床应用技术的进步。本文综述了皮瓣外科在临床上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作一定的展望。【关键词】外科皮瓣;组合皮瓣;远端蒂皮瓣;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皮瓣外科的发展,首先是带蒂转移的随意型皮瓣,随后出现轴型皮瓣和肌瓣;自上世纪70年代开展显微外科技术后,吻合血
3、管的游离皮瓣、肌骨瓣和肌皮瓣等因显微外科的开展而获得了发展;80年代以来,皮瓣外科在理论上及临床应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皮瓣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而近期采用血管穿支为蒂的皮瓣、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及远端蒂皮瓣等日益增多,个性化的皮瓣设计及组织工程学的开发与介入都将成为热点,本文就皮瓣外科在四肢修复重建中的临床应用与发展做一简单概述。1皮瓣的血供问题11影响皮瓣能否成活有很多因素,其中主要取决于皮瓣供应血管通畅程度、供应的血流量是否足够及静脉回流是否顺畅等几个因素,1986年,Cormack等[1]提出了对理解及应用血管皮瓣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4、的皮瓣成活界限的几个概念即解剖学界限、动态界限和潜在界限:①解剖学界限,指一根血管或其分支在和相邻的其他血管吻合以前所能供养的皮肤范围大小。②动态界限,指一个皮瓣的成活界限大小不但受到解剖学界限的影响,而且受到血流动力学的压力平衡的影响。相邻皮区的血管在某些情况下(如原皮区血管损伤或横断后),在血流灌流压力的影响下,通过交通支、血管弓、血管丛、吻合支等交通吻合后,可以跨过其原供养界限,到达压力较低的部位,代偿供应原缺血皮区,从而达到扩大皮瓣的切取范围,这一皮瓣成活范围称为皮瓣的动态界限,动态界限范围明显大于解剖学界限。有较多因素可影响皮
5、瓣动态界限,主要因素为吻合血管的通畅程度,如血管的灌注压力、吻合的大小类型、静脉回流的途径、动脉逆流的形成等;③潜在界限,是指通过延迟手术得出的皮瓣成活面积,该界限大于解剖学界限和动态界限。从解剖学方面分析,血管吻合的粗细、吻合层次的多少和吻合所存在的平面是影响皮瓣成活潜在界限大小的主要因素。血管吻合口径粗、吻合的层次多、存在同平面的吻合,则潜在界限大,反之则小。研究表明肢体皮肤血管主要是肌间隔筋膜穿支,其在皮神经浅静脉周围和深筋膜表面存在很多层次的链式吻合,因此潜在界限可以扩大为4~5个穿支血管的营养界限。2皮瓣的分类与命名11皮瓣的
6、分类与命名仍未统一,在目前临床工作中,常以皮瓣的组织构成和血供模式分类。而在组织构成上,多数学者习惯于将皮瓣分为筋膜皮瓣系列、肌皮瓣系列和皮下组织皮瓣三大类。在血供模式上,Chang等[2]率先提出了链型血供模式,其认为肢体肌间隔(隙)的方向、深层主要动脉的走向、浅静脉及皮神经的分布方向等均是纵行走向的,因此邻近动脉的升支和降支之间,特别是浅层营养血管之间,有丰富的吻合,在浅静脉皮神经周围和深筋膜表面,形成两层纵向链式吻合血管丛并紧密联系,使体表软组织的供血渠道的方向性极为鲜明,这就是蒂部没有轴心动脉血管而长宽比例又较大的皮瓣仍成活良好
7、的原因所在。而王成琪等[3]认为以皮瓣蒂部血供形式加皮瓣部位加皮瓣的组织层次(由深层到浅层)加皮瓣移植方式(移植、移位、逆转)等方面组合来命名更为简明易记,避免了以组织瓣的血供形式命名过于笼统的弊病,临床应用更为方便;由此可见,皮瓣的分类与命名仍多种多样,有待于医学界的规范与统一。3皮瓣的临床应用历史与现状11在日本Harii于1972年9月完成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之前,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的主要方法是带蒂皮瓣移位和皮片移植[4]。而在1973年3月,杨东岳教授等率先将携带腹壁浅动、静脉的下腹部皮瓣游离移植,手术获得成功[5],由此开创
8、了我国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组织缺损的历史。1980年钟世镇教授通过对直接皮动脉发出部位规律的研究,将皮瓣供血来源分为直接皮血管、肌皮血管、肌间隙皮血管三种,这一理论对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在上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