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民生政策制定社会参及问题探究综述

近年来民生政策制定社会参及问题探究综述

ID:12058833

大小:36.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15

近年来民生政策制定社会参及问题探究综述_第1页
近年来民生政策制定社会参及问题探究综述_第2页
近年来民生政策制定社会参及问题探究综述_第3页
近年来民生政策制定社会参及问题探究综述_第4页
近年来民生政策制定社会参及问题探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年来民生政策制定社会参及问题探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近年来民生政策制定社会参及问题探究综述  摘要:近年来民生政策制定社会参与问题日益成为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多学科、多领域研究如火如荼,理论探讨、实践总结层出不穷。为了对近年来研究现状作一梳理,总结成果、明晰不足,本文在分别系统总结民生问题和国内公共政策制定社会参与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民生政策制定社会参与研究的空间定位,对其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评述,认为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从民生政治、协商民主和实践案例三个展开,未来发展前景良好,应聚焦理论整合、加强案例研究以及推进具体研究关键词:民生政策;政策制定

2、;社会参与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7)01―0063―04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14l展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以及从根本上而言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我国在经济实现腾飞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如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阶层出现固化趋势、群体性事件频发、社会保障不健全等,而这些问题大都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大多属于民生范畴,绝大部分问题的解决需要优化民生政策,加强社会协商,推进多元

3、治理一、民生问题、公共政策制定社会参与问题研究概览(一)民生问题研究概览1.研究背景。针对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开始关注社会问题。随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应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党对发展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新认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明确提出要重点解决民生问题;在党的十七大上,民生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成为我国四位一体发展布局的重要组成

4、部分;党的十八大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强调应“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要“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自从十六大开始关注社会问题以来,党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思想是一以贯之、不断深化的,这也是学界持续不断关注民生问题的重要原因142.民生内涵与民生建设意义。关于民生内涵,吴忠民认为民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取狭义为宜,认为“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

5、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1〕中央党校教授青连斌也认为,民生概念不能泛化,民生指的就是人民的基本生活,否则会导致种种形象工程,而真正民生问题却无人问津。〔2〕董田甜认为,民生表面上是经济或社会层面问题,然而其与政治有天然的联系,应从民生政治视角分析民生问题。〔3〕济南大学包心鉴教授认为,民生建设是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也是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动力。〔4〕加强民生建设有助于缓解各方差距,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5〕巩固党执

6、政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必然要求我们重视解决人民群众的突出困难和问题,确保人民群众幸福生活。〔6〕143.民生问题研究视角与方式。民生思想视角。王光荣对中国古代传统民生思想、近代孙中山民生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7〕,刘开法系统研究了习近平民生思想〔8〕。民生财政视角。刘振江认为应合理安排预算支出,坚持民生优先原则;分层编制消费价格指数,建立通胀损失补偿机制。〔9〕法治视角。应加强民生立法,注重技术和提高质量,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10〕媒体视角。媒体在解决民生问题中具有告

7、知和预警、质疑与监督、代言与反馈、参与与整合等功能,应不断探索发挥媒体作用的良好形式。〔11〕政府治理视角。民生政策制定中更应突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12〕社会治理视角。从社会治理层面来看,主要存在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政社不分、社会组织缺乏独立性,公民社会参与渠道匮乏等问题。〔13〕实践案例视角。林祥明系统总结了杭州市开展社会治理的具体举措,认为杭州市走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14〕(二)公共政策制定社会参与问题研究概览1.研究背景。社会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强

8、烈的现实需要。我国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体和政体,确立了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有权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务。中国共产党坚持的群众路线也强调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近年来,社会矛盾突发多发,干群关系日益紧张,此情况下在公共政策领域引入社会参与,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巩固党执政基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14党的十六大提出“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增强决策透明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