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模版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模版

ID:1203339

大小:3.92 M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08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模版_第1页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模版_第2页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模版_第3页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模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模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8卷第1期张三等.排版格式与论文书写要求•3•砂土中单桩静载的室内模型试验及颗粒流模拟周健1,郭建军2,张昭1(1.后勤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重庆400041;2.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1)摘要:介绍了论文格式和书写,作者可以按此短文的格式排版。关键词:论文;修改;格式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REVIEWSUGGESTIONTOTECHNICALPAPERZHANGSan1,LISi2,WANGLaowu1(1.DepartmentofArchitecturalEngineering,Lo

2、gisticalEngineeringUniversityofPLA,Chongqing400041,China;2.InstituteofRockandSoilMechan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Wuhan,Hubei430071,China)Abstract:Aformofshortpaperispresentedtoshowthereviewsuggestion.Thetechnicalpaperscanberevisedbyauthorsaccordingtothesuggestion,

3、anditcanalsobeprocessedintheformofthisshortpaper.Keywords:technicalpaper;revision;form第28卷第1期张三等.排版格式与论文书写要求•3•1引言砂土中桩端荷载-沉降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过去几十年来,研究人员曾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模拟,比如极限平衡法(Meyerhof[65])、圆孔扩张法(Vesic[66])、应变路径法(Baligh[67])、有限元法(Jardinetal.[68])以及边界元法(Poulos[69])

4、。虽然研究方法较多,但对桩端阻力随位移的发展变化性状少有研究。桩端阻力的发挥与桩端位移密切相关。从宏观角度,Nicola&Randolph[70]通过离心机试验研究了均质硅砂中打入管桩桩端阻力随桩端位移发挥的性状,认为可以用双曲线模型模拟桩端阻力随位移的发展;Yasufuku[71]则总结了大量的现场和室内试验成果,也认为不无论是松砂还是密砂,均可以用双曲线函数模拟桩端荷载的传递关系。本文为了验证Yasufuku提出的双曲线函数模型,从细观试验和颗粒流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2室内细观模型试验2.1模型试验概述2.1.1试验装置

5、模型槽尺寸为50cm(W)×80cm(L)×80cm(L)。底板及周边三边为钢板,另外一边为玻璃,模型槽骨架采用角钢。模型桩采用铝管全桩,桩长为50cm,试验采用不同桩径(2.5cm、3.0cm和4cm),如图2.1所示。其中半膜桩将应变花贴在桩内壁,全模桩将应变花贴在桩壁外侧。试验加荷采用千斤顶、砝码托盘以及反力架。反力架由型钢焊制。桩主要是靠千斤顶压入,为得到稳压,防止压力漂移,桩在静载过程中主要是靠砝码施压。桩顶位移量测采用百分表,桩端刺入变形及模型中的位移跟踪点量测采用数码照相结合图像分析技术。第28卷第1期张三等.排版

6、格式与论文书写要求•3•所用数码相机为800万像素8倍光学变焦的CannonCoolpix8700相机(图像最大分辨率为3264×2448像素)。相机架设于带有双向调平装置的相机支架,拍摄时辅以专业新闻镁灯。灯光位置及方向的布置力求使图像采光均匀且达到所需强度,此外,必须保证相机、灯光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固定且不受干扰,相机的设置也不容改变。图像采集的恒定光学环境和相对参照系。土颗粒细观特性观测采用Olympus体视显微镜(放大倍率为10~220倍),结合CCD摄像/照相机进行连续拍摄。试验实物图分见图2.2。(a)半模桩应变片贴在

7、内侧(b)全模桩应变片贴在外侧图2.1模型桩示意图图2.2单桩静载细观模型试验2.1.2试验土样本次试验土样采用福建平潭标准砂。该砂的物理性质指标如下:颗粒级配为颗粒直径大于0.65mm的占3%,0.45~0.65mm的占405%,0.25~0.4mm的占515%,小于0.25mm的占6%。颗粒比重为ρs=2.643g/cm3;最大与最小干密度分别为ρdmax=1.74g/cm3,ρdmin=1.43g/cm3;最大与最小孔隙比分别为emax=0.848,emin=0.519;粒径组成特性参数为:d50=0.34mm,Cu=1.

8、542,Cc=1.104。保持砂样干燥,试验时采用三种不同密实度,分别为Dr=0.51、Dr=0.63、Dr=0.77。试验时分层摊铺,每层厚度为5公分,根据设计相对密实度、最大孔隙比、最小孔隙比、砂颗粒比重、每分层的体积计算出每分层的砂土重量,使用室内轻型压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