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025159
大小:4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5
《古诗词鉴赏起始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诗词鉴赏起始课——读懂诗家语教学目标:了解诗家语的特点,提高诗歌的理解能力教学重点:省略、倒装教学难点:省略、倒装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古诗词鉴赏是高考必考内容,但此题往往十分严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读不懂,读不懂的原因很多,如同学们文言文功底不够扎实、古文化常识缺乏、古诗积累不够、人生阅历不足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诗歌的语言特点不够了解。严羽说“诗有别才”,其实,诗也有“别语”。诗歌语言较其他文学作品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诗歌又讲究音韵和谐。这就决定了诗歌语言具有省略和倒装等特点。本节课我们就借助诗歌的这些特点来提高我们对诗歌的理解能力。二
2、、认识省略:有人说“散文是走路,诗歌是跳舞。”由于诗歌的跳跃性和精炼性,因而造成了诗家语的省略现象。古人认为“实字多则意简句健,虚字多则意繁而句弱”。于是介词、代词、连词以及各种表复句关系的关联词大多成了省略的对象。省略最多的是介词,如“洛城一别四千里”(杜甫)就省略了“自、在、之外”。还有表比喻的关联词也往往省略,如“浮云游子意”“浮云一别后”,“浮云”后面就省略了“如”,可翻译成“游子如浮云”“别后如浮云”。 省略现象的类型 1、动词也会省略,如在静态物体(名词)后面的动词就往往省略,如“风”“雨”“日”“月”后面常常省略“吹”“下”“晒”“落”,翻译时译成什么动词则
3、要视上下诗句内容而定。表示人与景、人与物的关系或行为的动词也往往省略,如“人迹板桥霜”(温庭筠),人的行为“足迹”与物体“板桥、霜”之间就省略了动词“踏”和“印”。 2、省略还有互文省略,即在上下文中两个事物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一是词的省略,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上句省略了“皎皎”,下句省略了“迢迢”。二是句子的省略,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上句省略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去了“开我西阁门”。 3、在意象并置的诗句中省略往往最多。如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全联大多由名词构成,省去了表方位、处所、关系的虚词和人物活动的动词,做到没
4、有一个“闲”字。解决办法:补出相应成分反馈练习:(1)向晚(余)意不适,(我)驱车登古原。李商隐《登乐游原》(2)迟日(照)江山丽,春风(吹得)花草香。杜甫《绝句》(3)岐王宅里寻常见(李龟年歌唱),崔九堂前几度闻(他的歌声)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自)九天。李白的《望庐山瀑布》(5)天街(上)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6)王杨卢骆(的诗文)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杜甫《戏为六绝》3(7)(若)东风不与周郎便,(则)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8)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耸立于)风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9)主人下
5、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10)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一、认识倒装(激发兴趣,引起探究欲):“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张祜《题金陵渡》)若将首句改为“斜月里夜江潮落”就变成了散文句式,则诗意淡化,情趣不浓。所以说诗是最佳词语的最佳排列。要欣赏诗,还要了解“诗家语”的倒装现象。1、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第八首)2、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杜牧《村行》)分析原因:(一)声律的要求(押韵、字数、平仄、对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水穷行到处,云起坐时看”晁无咎《临江仙》词"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二
6、句,本是套用王维《终南别业》诗的成句。王诗正作"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要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增强画面的动作性、鲜明性王维《山居秋暝》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联时说:"按客观环境中的动作顺序,原是’浣女’之归造成’竹喧’;渔舟之下导致’莲动’。但如果就这样呆板地铺叙直陈为’浣女归喧竹,渔舟下动莲’,那么画面中心就归结于被动因素’竹’和’莲’--这是动作过程的终点。由于动作至此终结,画面也便归于静止。"现按诗中顺序的安排,"’竹喧’、’莲动’便成为’浣女’、’渔舟’入画的引子。于是画面中心移到了动作的主动因素’浣女’、’渔舟’上。’浣女’、’渔舟
7、’之动,不仅远比’竹’、’莲’之动鲜明可见,而且它们作为动作的起点和动力,使过程得以不断持续。这就大大增强了画面的动作性、鲜明性。" 其实,诗词曲中特殊词序的出现,声律的要求和修辞的需要往往是兼而有之的。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一例,定语“孤城”挪前,除了为符合七绝的平仄格式外,目的还在于突出和强调玉门关所处孤立突兀的地势。解决办法:调整语序,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反馈练习:3、清代郑板桥有赠焦山长老一联:花开花落僧贫富;云去云来客往还。4、竹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