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

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

ID:12023015

大小:3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5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_第1页
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_第2页
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_第3页
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_第4页
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嘉峪关市长城路小学吴国栋一、提出课题研究的背景: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江泽民总书记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到了强国富民的理论高度。人类正处在新旧世纪交替时期,二十一世纪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这是新世纪人才规格的特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依据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解决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接触问题,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和不断深入,教育创新改革向纵深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不断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是与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以及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的。它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客观条件的产物,又是人们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活动,有利于青少年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二十一世纪,是科技创新的世纪。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着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在一些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内容已作为中小学核心课程的重要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由此可见,面对科技创新教育,国内外在科学发展观、创新教育理念、新思路和新对策等方面都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从而为科技创新教育在学校里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本次所确定的研究课题是在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为目标;结合学校实施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经过不断探索、研究而产生的。它全面概括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意义和目的、实施策略和指导方法。通过研究,旨在使青少年学生坚定科技兴国信念、初步养成勇于探索、追求新知、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广博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参与、动手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实践能力。以科学发展观和科技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引领青少年学生创新教育向深层次发展。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1.研究目标:①探索一套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基本思路和具体策略,并通过创新教育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②使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带动各学科深化教学改革,使原来的以教为主的传授式教学真正转变为以学为主的创造性教学。③能促使学生优化学习行为,从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的研究性学习,从而促使学生实践能力、学习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使学生逐步形成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精神,能不断提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2.研究内容:①明确实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意义和目的。②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实施策略。③总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指导方法。3.研究假设和创新点:重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指导方法。难点: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实施策略。创新点:构建学科间渗透、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习与实践结合的开放式、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创新教育新体系,有机地向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得到训练,科学素质得到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快速发展。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1.研究方法: ①运用问卷、访谈等方法,采用量化与非量化手段了解学生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理性分析,从理论上提高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认识,进而把握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一系列的教育创新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②采用文献法,了解国内外有关创新教育的目标体系和实施策略。③以行动研究法作为探讨创新教育规律,验证研究假设的基本方法。④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相结合,依据我们制定的课题规划,结合参与学校实际和课题的具体实施情况,重视过程形成和技术的创新。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研究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主动地建立与应用的各方面的条件,形成典型,以点带面,使之达到提高学生创新素养的目的,总结出在理论指导下的研究成果。2.课题研究思路和步骤:本次设计的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为保证课题实施内容的落实,达到预期的研究成果,共分为四个阶段来实施完成。第一阶段(2010.5——8月)——确定实施对象,通过问卷、提问和访谈等形式,让实施对象全面了解、明确开展本课题活动的意义和目的,树立创新教育的新理念。 第二阶段(2010.9——12月)——实施活动的阶段,强化组织与实施,实现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活动的创新,总结实施活动的策略。第三阶段(2011.1——3月)——创新指导方法,保证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活动的开展。第四阶段(2011.4——6月)——总结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活动,整理写出实施本次活动的研究报告,达到预期的活动目的。3.技术路线:①严格执行甘肃省教科所和嘉峪关市教研部门对课题实施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虚心咨询,寻求帮助,接受对课题实施成果的审查和验收。②服从嘉峪关市长城路小学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工作领导小组对此课题实施的组织和管理,以保证课题实施质量的评估。③努力开展课题的实施工作,虚心请教,保质保量地完成课题实施的各项具体任务。④及时整理资料、存档,不断总结经验和实施课题的理论。四、预期研究成果。系列论文一:《加强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和目的》系列论文二:《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系列论文三:《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方法》课题研究报告:《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方法》。五、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及主要参考文献。 1.《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荣获2004年全省小学优秀教学论文二等奖和2005年第四届全国教师科研论文一等奖,现已收入第四届全国教师科研论文获奖作品精选《杏坛精粹》一书和《嘉峪关教育》2006年第2期进行交流。2.《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策略与方法》科技活动方案,荣获2007年第七届“全国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竞赛三等奖。3.《挖掘科普资源注重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荣获2007年第十五届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二等奖。4.《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荣获2009年甘肃省优秀教学论文二等奖,并发表在甘肃省教科所主办的《教育革新》2010年第1期。5.2003年所研究的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荣获2006年嘉峪关市第七届和甘肃省第六届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6.2007年所研究的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策略与方法》,2008年4月在甘肃省第二十三届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创新大赛中,并对该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了专题交流,并荣获2008年嘉峪关市第八届和甘肃省第七届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六、主要参加者的学科教学背景和研究经验、组织结构。1.课题负责人: 吴国栋,小学高级教师。94年7月毕业于张掖师专政教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党员,2001年西北师大政教本科毕业,2000—2009任嘉峪关市五一路小学教导主任,现调入嘉峪关市长城路小学继续从事数学教学。在工作中,注重实效,为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工作成绩突出。曾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甘肃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创新先进个人。2004年被确定为嘉峪关市“131”骨干教师;2006年被评为嘉峪关市“131”学科带头人。在教育教学中,长期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总结教学经验,先后撰写和发表了2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其中《抓住特点强化识字教学》荣获2000年甘肃省小学语文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2002年嘉峪关市第五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和2005年第四届全国教师科研论文二等奖,已被收入嘉峪关市《教研成果集粹》(第一集)和《甘肃省中小学教育教学文集》(小学卷)一书,进行交流;《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荣获甘肃省2002年教育优秀论文三等奖和2003年第五届全国冶金普教优秀论文二等奖;《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荣获2004年全省小学优秀教学论文二等奖和2005年第四届全国教师科研论文一等奖,现已收入第四届全国教师科研论文获奖作品精选《杏坛精粹》一书和《嘉峪关教育》2006年第2期进行交流;《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探索》获2006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教育管理论文二等奖;《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获2006年中国教育系统(基础教育)年度论文二等奖和甘肃省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教育科学论文一等奖;《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策略与方法》科技活动方案,荣获2007年第七届“ 全国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竞赛三等奖;《挖掘科普资源注重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荣获2007年第十五届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二等奖;《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策略与方法》荣获2008年第二十三届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发表在《嘉峪关教育》2008年第2期;《重视科技教育注重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指导方法》荣获2008年全国青少年素质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并发表在《嘉峪关教育》2009年第1期进行交流;《优化德育环境拓宽育人途径》荣获2009年甘肃省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并发表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第33期;《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荣获2009年甘肃省优秀教学论文二等奖,并发表在甘肃省教科所主办的《教育革新》2010年第1期。在基础教育课题研究方面,能以身作则,勤于探究。带头参加甘肃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题研究,所研究的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顺利通过鉴定,荣获2006年嘉峪关市第七届和甘肃省第六届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年所研究的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策略与方法》,2008年4月在甘肃省第二十三届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创新大赛中,并对该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了专题交流,并荣获2008年嘉峪关市第八届和甘肃省第七届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2.参加者: 张建伟,1983年7月毕业于陕西城固师范,中共党员,小教高级。1998年8月取得西北师大汉数学大专学历,一直从事教育管理和数学教学。在工作的28年中,注重实效,为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出了不懈的的努力,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被评为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和致力于创新改革教学研究,注重实践,具备了扎实的教育教学经验。李华,1988年7月毕业于辽宁省丹东师范,2001年大学数学本科毕业,小教高级。一直从事教育管理和数学教学。在工作的22年中,注重实效,为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出了不懈的的努力,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被评为优秀教师,2005年被确定为嘉峪关市“131”骨干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和致力于创新改革教学研究,注重实践,具备了扎实的教育教学经验。先后撰写和发表了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其中《加强动手操作培养数学能力》荣获2009年甘肃省优秀教学论文二等奖和全国教师优秀论文三等奖。七、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①不论是课题的负责人及参加者,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具备了扎实的教育教学经验、自身素质和研究能力,同时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为本课题的研究都提供了主要保证和有利条件,更有能力和时间,勤于探究,完成对此课题的深入研究,并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②学校专门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研课题工作领导小组,对此课题实施进行有效组织和定期督促指导,以保证课题实施成果的审查和验收。   ③本着节约为主,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门的课题研究专项经费的审批制度,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保证专款专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