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广东省2017届高三数学理轮专题突破训练解析: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亲爱的同学:经过一番刻苦学习,大家一定跃跃欲试地展示了一下自己的身手吧!那今天就来小试牛刀吧!注意哦:在答卷的过程中一要认真仔细哦!不交头接耳,不东张西望!不紧张!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也要取得好成绩的关键!祝取得好成绩!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广东省2017届高三数学理一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一、集合1、(2016年全国I卷)设集合,,则(A)(B)(C)(D)2、(2016年全国II卷)已知集合,,则()(A)(B)(C)(D)3、(2015年全国II卷)已知集合A={-2,-1,0,1,2},B={x
2、(x-1)
3、(x+2)<0},则A∩B=()(A){--1,0}(B){0,1}(C){-1,0,1}(D){,0,,1,2}4、(珠海市2016届高三二模)已知集合则A.(1,3]B.(1,3)C.(−1,5)D.(−1,3]5、(广州市2016届高三二模)已知集合,Z,则(A)(B)(C)(D)6、(茂名市2016届高三二模)集合,则()A.B.C.D.7、(东莞市2016届高三上期末)(2)已知全集U=R,集合A=,B=,则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区间的是(A)(0,1)(B)(1,3](C)[1,3](D)[-1,0][1,3]8
4、、(佛山市2016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已知R,函数的定义域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C.D.9、(广州市2016届高三1月模拟考试)若全集U=R,集合,,则=(A)(B)(C)(D)10、(惠州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值为()A.B.C.D.或二、常用逻辑用语1、(2015年全国I卷)设命题P:nN,>,则P为(A)nN,>(B)nN,≤(C)nN,≤(D)nN,=2、(佛山市2016届高三二模)已知直线,圆C:,则“0<b<1”是“l与C相交”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
5、.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广州市2016届高三二模)已知命题:N,,命题:N,,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A)(B)(C)(D)4、(茂名市2016届高三二模)“”是“复数()为纯虚数”的()A.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不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汕头市2016届高三二模)给出下列4个命题,其中正确的个数是()①若“命题为真”,则“命题为真”;②命题“>0,>0”的否定是“”;③“tan>0”是“sin2>0”的充要条件;④计算:除以100的余数是1.A.1个B.2个C
6、.3个D.4个6、(深圳市2016届高三二模)设是两个集合,则“”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佛山市2015届高三二模)已知函数.命题p:是奇函数;命题q:在定义域内是增函数,那么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A.B.C.D.8、(韶关市2016届高三1月调研)已知命题对任意,总有;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A.B.C.D.9、(肇庆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统测(期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个数是①“”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②命题“”的否定是“”;③
7、若p:,q:,则为真命题.(A)3(B)2(C)1(D)010、(珠海市2016届高三上期末)设命题:若,则,其逆否命题为()A.若,则B.若,则C.若,则D.若,则参考答案一、集合1、D 2、C 3、A 4、A 5、C6、A 7、D 8、A 9、C 10、D二、常用逻辑用语1、【答案】C【解析】:,故选C.2、A 3、C 4、A 5、C 6、B7、D 存在a=0,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也存在a=2,使此时函数f(x)是奇函数,所以命题p为真命题,而当a=0,没有单调性,所以命题q为假命题,故为真命题,
8、选D。8、D 9、D 10、AXX中心小学每周例会教师谈课改体会(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主题:《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主讲人:2018年3月23日(第3周)内容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
9、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9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