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概述简要论述

宪法概述简要论述

ID:1200324

大小:10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1-08

宪法概述简要论述_第1页
宪法概述简要论述_第2页
宪法概述简要论述_第3页
宪法概述简要论述_第4页
宪法概述简要论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宪法概述简要论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二讲宪法第一节宪法概述1.1宪法的涵义“宪法”一词,在中国古籍中和古代法律文件中存在过,如《国语》指出,“赏善罚奸,国之宪法。”在这里,“宪”与法相通,并不具有近代宪法的意义。近代意义上的宪法起源于英国为代议制进行的立法活动和法律原则。后来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把规定代议制度的法律称之为宪法,也就是确立立宪政体制度的法律。我们看来,宪法不是普通的法律,而是纲领性的国家大法;不是一般的部门法,而是规定国家组织、政府制度及其指导原则,并集中反映社会发展和民众要求的国家根本法。1.2宪法的分类(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2)钦定宪法、民定宪法与协

2、定宪法(3)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第二节宪法的演进2.1五四宪法2.1.1共同纲领背景:1949年秋,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建国条件日臻成熟;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普选、建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新宪法的条件尚不具备。时间:1949年9月21日,在北京召开了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与会人员: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爱国人士性质及作用:《共同纲领》实际上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部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临时宪法,对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1.2“

3、五四宪法”的产生和起草过程2.1.2.1“五四宪法”产生的基本条件军事上:大陆上的军事行动基本结束;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和平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环境,而且为全国范围内进行普选,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铺平了道路。政治上:社会秩序和治安状况好转;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和组织性提高,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增强;司法制度改革和政治民主化建设的经验。经济上: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国民经济恢复;122.1.2.1“五四宪法”产生的过程第一步:1954年3月23日,召开宪法起草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提出了宪法起草初稿

4、,,经过会议的充分讨论,决定采纳这个初稿,作为起草宪法的基础。随后,通过分组讨论,对宪法草案提出了900多条修改意见。第二步:宪法起草委员会集中上述意见,经过修改后,形成新的宪法修改草案,交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讨论通过,然后交付全民讨论,征求全国人民意见。这次全民讨论历经两个多月,约1.5亿人参与了讨论,提出了118万多条修改和补充意见。第三步:根据全民讨论的意见,宪法起草宪法委员会再次修改草案后,交由中央政府委员会进行两次讨论,决定把草案交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

5、式进行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称“五四宪法”。2.1.3“五四宪法”的基本内容和特点(1)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言论、集会、结社、出版、通讯、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和游行示威等自由权利。(3)经济政策:多种经济成分存在的合理性、国营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4)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5)宪法的体系结构: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首都等四章106条。(6)宪法的内容:取消了《共同纲领》中一些过时的规定,并增

6、加了一些新的内容。(7)指导原则: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8)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和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2.2七五宪法2.2.1“七五宪法”对民主与法制精神的放弃:1957年,五四宪法被逐渐虚置。标志是:在农村,由宪法规定的乡镇政权体制备人民公社所取代;在城市,国家把政权赋予单位和居委会;由宪法赋予人大的职权被削弱了。文革对政府体制造成巨大冲击:踢开党委闹革命,政府被革命委员会取代,人大停开,公检法被砸烂,最后革命委员会集人大、政府,检察院、法院的权力为一身的全权机关。后来革命委员会出了问题,便实行军事管制了。政府体制被破坏

7、。七五宪法是文革的产物,七五宪法把文革制度化、12合法化,是一部荒唐可笑的宪法。它认为阶级斗争是党的基本路线,抛弃民主与法制,为人治留下空间,使用大量的政治口号和文学夸张词句,损害了宪法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不利于操作和执行。在其主要内容是:1.肯定人大是权力机关。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革命委员会是人大的执行机关和常设机关。3.国家的检察权由公安机关行使。4.法院是审判机关。2.2.2对“七五宪法”的评价消极:从总体上看,“七五宪法”存在诸多缺陷,是一部不严谨的甚至指导思想错误的宪法。积极:“七

8、五宪法”部分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社会、政治和经济变化。2.3七八宪法2.3.1“七八宪法”的内容1976年,四人帮集团覆灭,形势的变化,要求对宪法进行修改。1978年3月第五次全国人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