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996402
大小:5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5
《第三单元:文艺评论和随笔教材分析张雅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2、抓住关键词句,筛选信息,理清思路。3、学习分析和论说文学作品,尝试对自己熟悉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说。4、学习本单元文章的语言,学习借鉴文章的写法。单元教学重点:1、筛选信息,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2、揣摩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单元教学难点:理解材料和观点之间的关系,读懂文章。课时安排:3课时咬文嚼字朱光潜教学要点:1、筛选信息,准确理解咬文嚼字、字的联想意义、套板反应等重要概念的含义。2、体会作者关于咬文嚼字的实例,理解所举实例和
2、观点之间的关系,理清层次。3、学习咬文嚼字的方法,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4、培养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精练相吻合”的谨严精神。教学过程:一、筛选整合信息,理解重要概念:1、标题“咬文嚼字”有哪些含义?在本文中,这个成语应该怎样理解?(用文中原话回答)咬文嚼字的字典义:①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②形容卖弄才学。③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文中含义: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2、什么叫字的直指意义、字的联想意义?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回答。字的直指意
3、义是固定的,偏于类型的,易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不易控制。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3、什么叫套板反应?(用文中原话回答)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二、筛选整合信息,理清层次关系:1、快速浏览全文,找出作者在阐释咬文嚼字时运用的材料。①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②郭沫若改台词: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的风度③《水浒传》里石秀骂梁中书“你这与
4、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④《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⑤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⑥韩愈帮贾岛斟酌诗句⑦“烟”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⑧《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⑨“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2、阅读文章1-5段,筛选整合出相关信息:⑴“这”和“是”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什么区别?-6-①你是:单纯叙述。你这:坚决判断②你这:感情强烈,极端憎恶。③你是:假定语气,讽刺意味。⑵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自认为改得简洁,作者的
5、评价是什么?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种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地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⑶推敲的故事历来被传为佳话,朱光潜先生怎样认识?推:鲁莽,孤僧步月归寺,自掩自推,寂静无声,冷寂的场合。敲:拘礼,僧人月夜访友,有人应门,剥啄有声,热闹的场合。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3、作者借用以
6、上材料想要说明什么道理?和课文要论述的“咬文嚼字”有什么关系?是否累赘啰嗦?请简要说明。文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关系。这是在谈为什么要咬文嚼字。不啰嗦。三组事例,三种类型,三层意思。一说明句式不同,意味不同,情感不同;二说明繁简不同,意味不同,情感不同;三说明字眼不同,意境不同,情感不同。4、文章的第六段列举了大量与“烟”相关的诗句,并对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的三、四两句进行了剖析,想说明什么?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含糊而意蕴丰富。5、文章第七段对“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引用了一系列例子,想说明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联想意义也最易误
7、用而生流弊。6、以上两段中的例子和课文要论述的“咬文嚼字”有什么关系?表面上是在讲“字的联想意义”,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实际上是在谈为什么要咬文嚼字。7、理顺文章结构:⑴什么是“咬文嚼字”?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⑵为什么要“咬文嚼字”?①文字和思想情感密切相关②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⑶怎样才能做到“咬文嚼字”?①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②刻苦自励,推陈翻新,避免套板反应一、学习本文,我们可以从内容和写法上获得哪些启发?①读书、作文
8、,有时连一个字眼都不能轻易放过;就连郭沫若那样的文学家,在用词上也会有小毛病,这说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得下苦功夫、细功夫。②文字是好是坏,关键要看它的表达效果,而不是繁简;看似平淡无奇的语句,也会含有丰富的意思。③锤炼文字不能光从字面上着眼,重要的是捕捉、把握自己要表达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