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943495
大小:324.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7-15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2 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思想情感(练)(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12: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思想情感【基础训练】1、(17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客中闻雁黄仲则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第一句写景,山因落日返照显得明亮,水在沙的映衬下显得明澈,营造了一幅明亮澄丽但又萧瑟凄凉的画面。B.首联第二句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C.颔联写作者登上高楼,看到自然景
2、物失去生机,内心凄惨,这时偏偏又听见孤独的大雁发出凄凉的叫声,让作者顿起情思。D.颈联第一句实写眼前之景,紧承颔联的雁鸣叙述,雁鸣声伴随着霜露,千家万户都响起了捣衣声,家家为远方的亲人赶制棉衣。E.颈联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唱,就好像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传来的悲凉的胡笳声。【答案】A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A项,“萧瑟凄凉”不符,D项,“千村杵”是作者想象。(2)本诗情感丰富,都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①悲秋之情:作者看到秋天萧瑟的景象,顿生感慨。②思乡之情,孤独寂寞:漂泊在外,孤身一人。③为
3、生计而愁:岁末为温饱奔波。④感慨年华老去:每年白发增加,越显苍老。点睛:要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自然现象;某一诗句的大意和内涵;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时代背景、社会现实。2、(17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23己亥①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曹松其一泽国②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③。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其二传闻④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注】①己亥:公元879年(乾符六年)的干支。②泽国:泛指江南各地,因湖泽
4、星罗棋布,故称。③樵苏:打柴为“樵”,割草为“苏”。④传闻:一作“波间”。(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第—首开篇轻描淡写,让读者从那“战图”中去想象兵荒马乱、血流成河的现实。B.“生民”一句借人民流离失所、不堪其苦的现状反衬樵苏生活之乐,凸显乐观精神。C.“凭君”一句直写作者对将领讲封侯事的厌弃态度,表达出心中对战争的痛恨之情。D.第二首以“百神愁”之语痛斥战争的罪恶,用“谁道沧江总无食”反讽战事的频繁。E.两首诗风格迥异:其一用意曲折,语言委婉含蓄;其二着力用笔,表达直白显豁。【答案】BE【解析】本题考察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手法。B项,理
5、解和赏析不正确,应是以“樵苏”之乐亦不可复得,反衬“生民”的不堪其苦。E项,“其一用意曲折,语言委婉含蓄”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诗句直截了当,掷地有声,并非“用意曲折,语言委婉含蓄”。(2)其一和其二两首诗集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其一)的最后一句加以欣赏。【答案】①两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以及对百姓的同情的思想情感。②“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句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以“一”与“万”、“荣”与“枯”的对照),突出枯骨意象,揭示出了“一将封侯,万人丧生”的现实本质。③表达了作者感叹战争无情,并讽刺那些功成名就、黩武
6、好战的将军的感情。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和对百姓的同情的思想情感。23点睛:考查诗歌的情感的题目,对于此类题目,首先应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涉及的范围;然后要掌握思考的角度,体悟情感一般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诗歌的标题,标题可以提示情感、事件、题材,而这些内容都与诗歌情感有关;二是作者、朝代、注释;三是要把握情语,即显性的情感词;四是要把握诗歌中意象的特征。3、(17届江西省宜春市高三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范尧夫彝叟兄弟司马光园僻青春深,衣寒积雨阕。
7、中宵酒力散,卧对满窗月。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只疑玉壶冰,未应比明洁。【注】本诗写于宋神宗西宁年间,王安石变法后,司马光处于政治上不得志时期。鲜于子骏、范氏兄弟聚饮南园,饮罢便留宿在那儿。夜半酒醒,写下这首诗,次日早晨(诘朝)呈送给子骏等三人。尧夫,范仲淹次子。彝叟,范仲淹第三子纯礼。(1)下面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开头两句描写春雨,当时初春,连绵春雨方停,觉得身上衣裳难抵这料峭春寒。B.“中宵”句表明诗人在与好友相聚痛饮时酩酊大醉,直到夜半方才清醒过来。C.“卧对”句是说诗人睁眼一看,只见满窗皓月正与他的卧处相对,十分晃眼。D.“旁观”两句写深
8、夜所感,此时游目旁观,侧耳远听,万象寂然,群动俱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