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926747
大小:4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4
《《周易》古经中的象辞关系及其哲学诠释空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周易》古经中的象辞关系及其哲学诠释空间杨庆中内容提要:《周易》古经中的卦爻象和卦爻辞有没有内在的联系?如果有,是什么样的内在联系?这是易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传统易学,一直努力寻求象辞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证明《周易》是一部深奥的哲学著作。上个世纪以来,由于经学观念的破除,不少学者抛弃传统看法,否认象辞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笔者认为,《周易》古经系编篡而成,其编篡遵循着一定的体例。这些体例,反映出《周易》象辞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关系。正是这种关系,为中国哲学、思想、文化开无数法门,而使传统的易学之思,总是处于“在途中”的“活”的“生
2、生”状态。关键词:周易、卦爻象、卦爻辞、易学《周易》古经,结构特殊,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卦有卦辞,爻有爻辞,一一对应,非常规整。那么,象辞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有,是什么样的关系?有或没有关系,会有什么样的区别?这种特殊的结构形式,又有什么样的哲学意义?这些问题,是易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核心问题)。目前所见最早的解《易》著作——《易传》中,就开始了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两千多年的易学研究,也主要是在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中有所发展的。上个世纪,一些学者基于新观念,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新看法,影响颇大,但也有不同的认识。本文即讨
3、论这些问题。一《易·系辞传》说:“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又说:“齐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乎辞,……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又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等等。这些话,都是象辞并举,并强调象和辞都是用来显明吉凶之理的。此可见,在《易传》看来,象辞之间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而《易传》解经,也正是要透过阐明此种逻辑关系,以揭示吉凶变化之理。那么,《易传》是如何论证并阐明象辞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呢?这可以从其解经的体
4、例中获得启示。《易传》解经的体例,今人多有研究,综其大端,不外乎取象说、取义说和爻位说。三说之中,最能表现象辞关系的当属爻位说。爻位说是利用爻象在全卦象中的位次来说明一卦的吉凶。如当位说,是指一卦六爻之位置有固定属性,二、四、六属于偶数,为阴位;一、三、五属于奇数,为阳位。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即为当位;反之,则为不当位。一般而言,当位则吉,不当位则凶。如蹇六四爻辞为“往蹇,来连”,《象传》曰:“‘往蹇来连’,当位实也。”认为蹇卦之所以有此象,乃由于六四阴爻居阴位之故。又如临六四爻辞“至临,无咎”,《象传》曰:“‘至临无咎’
5、,位当也。”认为临卦所以“无咎”,与六四爻居位当有关。可见,在《易传》看来,爻辞的好坏,与其居位是“当”还是“不当”颇有一定的关系。又如应位说。应位说是指一卦六爻,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位置相应。应位之间,若一为阴一为阳,则为有应;反之,若同为阴或同为阳,则为无应。一般而言,有应则吉,无应则凶。如比卦《彖传》曰:“‘不宁方来’,上下应也。”比卦下坤上坎,六二与九五相应,故谓之“上下应”。又如恒卦《彖传》曰:“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卦下巽上震,初六与九四、九二与六五、九三与上六,阴阳皆有应,故谓之“刚柔皆应”。
6、此可见,在《易传》的理解中,卦爻辞的好坏,还与居位是否有应相关。除上述两种体例外,《易传》爻位说还包括承乘说、中位说、往来说、趋时说等[1](P56-61),不再一一说明。总之,在《易传》看来,《易经》一书,其卦爻辞与卦爻象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关系,卦爻辞所谓吉、凶、悔、吝等,均是根据于卦爻象;而卦爻象中所蕴含的吉、凶、悔、吝之义,又是通过卦爻辞来彰显。此所谓:“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系辞传》)从汉朝开始,儒家经学得以确立,《周易》被列为五经之首。《易传》由于相传出于孔子之手,地位相当之高,与《周易》同居经典的位
7、置。其解经的体例,被奉为圭臬,成为人们注解《周易》的范式。此所谓“以传解经”。但虽说是“以传解经”,也并非完全重复《易传》,而是依照《易传》的路子,探讨《周易》古经中的问题。所以,历代易学家,在《易传》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出了诸多解经新体例,易学也因此形成了流派纷呈的局面,最著名的当推象数和义理两大解《易》流派。象数派着重从阴阳奇偶之数和卦爻象以及八卦所象征的物象,解说《周易》古经(包括《易传》)的文义;义理学派则着重从卦名的意义和卦的性质,靠阐发卦爻象和卦爻辞中的义理来注解经文。两派学说各有侧重,但都承认象辞之间存在着逻辑
8、关系,也都努力揭示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通过理解、诠释二者的关系来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象数派解《易》,其体例五花八门,有卦气说、纳甲说、五行说、爻辰说、阴阳升降说、卦变说等等。以三国时期著名象数易学家虞翻为例,其解《易》善用卦变说。如解蛊卦辞“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及《彖传》“‘先甲三日,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