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1与cyclind1基因编码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bp1与cyclind1基因编码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ID:11868700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4

bp1与cyclind1基因编码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_第1页
bp1与cyclind1基因编码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_第2页
bp1与cyclind1基因编码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_第3页
bp1与cyclind1基因编码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_第4页
bp1与cyclind1基因编码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bp1与cyclind1基因编码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BP1与CyclinD1基因编码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作者:王曦琳单位:462500河南舞钢市人民医院【摘要】目的:本研究拟观察BP1基因编码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CyclinD1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8年7月共51例行子宫内膜癌手术切除标本和同期门诊刮宫的22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BP1蛋白和CyclinD1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对BP1蛋白差异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例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①BP1、CyclinD1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低表达,而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存在显著高表达90%(P<0.05)。②BP1

2、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分级有明显相关性(P<0.05);BP1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及年龄未见明显相关(P>0.05)。结论:BP1高表达可能参与调控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进而影响其生物学特点及预后。【关键词】子宫内膜癌BP1基因免疫组化资料与方法  2000年1月~2008年7月舞钢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收集的子宫内膜癌组织蜡块51例,患者年龄28~72岁,平均53岁。其中子宫内膜样腺癌41例,透明细胞癌3例,鳞腺癌3例,浆液性乳头状腺癌4例;发生淋巴结转移者19例;肌层浸润深度>1/2者23例。手术病理分期及病理分级分别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

3、2000年和WHO分级标准,其中Ⅰ期21例,Ⅱ期12例,Ⅲ期18例。病理分级:G122例,G219例,G310例。选取同期在门诊行刮宫术证实为正常子宫内膜的组织蜡块22例作为对照组,年龄36~57岁,平均48岁;其中增殖期内膜13例,分泌期内膜7例,萎缩性内膜2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未接受放疗、化疗及激素治疗,病历资料均完整。  试剂与方法:免疫组化方法:石蜡包埋切片5um连续切片,裱于经多聚赖氨酸处理的载玻片上,56℃烤片3小时后,37℃恒温箱过夜,置于-20℃冰箱中待用。免疫组化染色采用SP法,鼠抗人BP1-抗试剂盒购自上海史瑞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余试剂均购自珠海百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4、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切片脱蜡、脱水均采用微波,切片浸入0.01mol/L,pH6.0枸橼酸钠缓冲液中15分钟,抗原热修复;PBS冲洗,加5%正常小牛血清10分钟后加入bmi-1单抗过夜,PBS冲洗3次,再滴加生物素标记的二抗,室温下孵育30分钟,用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苏木精复染,中性树脂封片后光镜下观察。以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采用乳腺组织的阳性切片作为阳性对照。  结果判定方法:结果判定采用盲法,即由两位病理医师在分组未知情况下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评价。以出现黄色或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根据阳性细胞所占比例和染色深浅分级:①阳性细胞百分率:0为无细胞显色,1为<25%

5、细胞显色,2为25%~50%显色,3为>50%显色。②显色深浅:0为不显色或显色不清,1为浅黄色,2为黄色,3为棕黄色。结果判定:二项乘积0分为阴性(-),1、2分为弱阳性(±),3、4分为阳性(+),6分为中度阳性(++),9分为强阳性(++~++++)。  统计方法:分析方法采用秩和检验和X2检验,检验水准α取0.05。  结果  BP1蛋白与cyclineD1蛋白在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由表1中可看出,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P>0.05。见表1。表1BP1蛋白与CyclinD1蛋白在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  讨论  子宫内膜癌

6、为女性生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高发年龄为58~61岁。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已接近甚至超过与子宫颈癌收治率。  BP1是新近发现的同源盒基因家族中的一员,它是作为人类β珠蛋白的抑制基因被发现的。Haga等研究发现,BP1通过抑制β珠蛋白基因的启动子而抑制β珠蛋白的表达,序列分析表明BP1是一种同源盒基因,属于DLX家族,定位于17q21-22,近邻HoxB5簇,cDNA全长1251bp[1]。研究证明,BP1可能参与早期造血调控并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有关[2],可能是一种癌基因。Fu等利用RT-PCR方法证实了46

7、例乳腺癌中BP1的表达率达80%[3],并与雌激素受体(ER)表达呈负相关,还可引起乳腺癌细胞的克隆生长。  CyclinD1是细胞周期素家族中最重要成员,是1991年由Motokura等在研究甲状旁腺时首先分离,对细胞周期起正向调控作用,为目前公认的癌基因。CyclineD1作为候选癌基因已被证实与多种实体瘤的分子病理机制。国外已有学者研究认为BP1可能通过作用于CyclinD1引起肿瘤的发生。  我们的试验证实在子宫内膜癌中B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