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影响处理方案

管桩影响处理方案

ID:11863757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4

管桩影响处理方案_第1页
管桩影响处理方案_第2页
管桩影响处理方案_第3页
管桩影响处理方案_第4页
管桩影响处理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管桩影响处理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乐清市柳市镇象山东岙村集体留用地标准厂房追加建筑面积建设项目静压预制桩对周边影响处理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单位:乐清市城镇建设工程公司编制时间:二O一四年八月八日 静压预制桩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处理方案  本工程乐清市柳市镇象山东岙村集体留用地标准厂房追加建筑面积建设项目,位于柳市镇象阳工业区,工程基础采用预应力管桩桩基础,由于其具有施工工期短、质量较直观、施工过程无震动、无噪音,造价低等优点,但这种施工方法由于挤土的作用,对周围毗邻建筑物产生一定不良的影响,特别是在软土地基施工中产生的影响甚为严重。针对本工程静压预制桩挤土产生的影响及处理方案如下:   1 挤

2、土效应的产生及对周围的影响  本工程1#车间桩位距离南面临边建筑围墙3.8-7.5米,距临边住户建筑物7.8-11.5米,西面距道路3米,2#车间距离南面临边建筑围墙6.5-8.7米,距精泰设备测试有限公司12.5-14.7米,东面距道路3米,静压预应力管桩属挤土桩,由于大量桩体积的压入,破坏了土体的相对平衡状态,在不排水条件下桩必须向外挤开与自身体积相等的土体体积。,对周围建筑或地下管线设施就可能造成损害。  在饱和软土层中,由于其渗透系数小,土体挤压后导致了孔隙水压力的急剧增大,即产生了“超静孔隙水压力”。它通过地层中的含水层迅速向四周传播,其影响的范围更甚于一般土

3、体挤密的挤压应力。压入1根桩后,就能使桩周围2m-3m范围内饱和软粘土中孔隙水压力U>G(G为上覆土总重),在此范围之外超静孔隙水压力△U逐渐减小。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由于土的渗透系数不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亦不同。淤泥渗透系数低,超静孔隙水压力不易消散;而在淤泥与粉细砂交互层中,由于粉细砂层渗透性相对较好,淤泥中产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将通过粉细砂层较快消散。  在沉桩过程中,土体挤压应力和所造成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起了共同的作用。根据施工实践反映为浅层大、深层小、近处大、远处小,影响范围可达0.5-1倍桩长,并与地质状况、平面布桩率、压桩速度、施工顺序

4、等因素有关。同时,沉桩本身产生的土体挤压与超静孔隙水压力还将对已施工的桩产生水平位移与上浮,造成桩基质量事故。随着打桩间歇时间的推移,所增大的土体应力与超静孔隙水压力将逐步扩散以至消失,地层重新固结又对周围建(构)筑物形成不利影响。2 主要技术方案在压桩过程中土体的垂直隆起和水平位移会波及到压桩区域外的一定范围。本工程建筑场地狭小,又位于工业区建筑物群中,对周围房屋的破坏就难以避免,为了防止或减轻这种危害,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如合理安排沉桩顺序,控制压桩速度,减少压桩的挤土量,设置隔离带等。  2.1合理安排压桩施工顺序  由于先压入桩的周围土体固结后使土体与桩之

5、间产生一定的摩阻力,可以阻止后压入桩时的土体隆起。因此,土体隆起往往向压桩推进前方发生。为保护临近的建筑物或地下管网,压桩顺序应采取先打临边建筑物桩向外打的方法,跳格打法,宜先压长桩、后压短桩,1#车间2-12轴交A轴、2#车间1-8轴交A轴距临边建筑较近,即先打A轴交2轴承台桩1根,下一根跳到C轴交3轴2根,再回B轴交2轴2根,对斜线,错位打法或在一条轴线上隔一打一反复循环。  2.2控制压桩速度  适时地调整压桩速度,使压桩时所产生的挤压应力与超静孔隙水压有一个消散的过程。因此,压桩速度应控制在不对周围环境及桩基自身质量构成危害的限度内。根据桩位平面布置以及对周围建

6、筑物的施工监测结果而定。靠临边建筑物桩分两次打入先打入两节,停一小时再慢速打入下两节,边监测边施工,分段分天完成。  2.3尽量降低设备自重对地基的不良影响  静压桩机设备自重大,一般要求自重应大于施工过程最大压桩力的10%以上,因此对机下及附近土体所产生的扰动与挤压是客观存在的。当工程需要送桩时,应及时将送桩孔用砂回填并冲水使之密实,以避免桩机下陷,加剧土体的挤压与隆起,对邻近建筑物及已入土的桩造成损害。在防护措施又难以开展的情况下,不宜采用大吨位的静压预制桩。  2.4设置隔离带  1#车间、2#车间施工应先靠南边第一条轴线桩,第一条轴线施工完成后,在南面建筑围墙一

7、侧1.5米处,采用简易钻孔,空孔深度为20m,直径Φ500mm,间距@1000mm,采用泥浆护壁,内采用竹子编制钢筋笼支撑,在压桩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监测情况,随时补钻取土。空孔的设置能减轻土层的水平位移,加快压力的消散,可有效地缓解向邻近建筑物传递的土体挤压应力,加快压力的消散,并保护地基的连续性不受影响。这样由一排空孔构成的纵深防御带,能有效地保护临近建筑物。(详见附图),1#、2#车间南面桩基具体防护措施如下:1、1#车间从A轴到D轴交12轴,再至12到1轴交A轴先行施工,施工完成后,离围墙5米内,挖土机清理场地,挖出1.5米深相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