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秘书如何度过适应期

浅谈新秘书如何度过适应期

ID:11854767

大小:229.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4

浅谈新秘书如何度过适应期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浅谈新秘书如何度过适应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新秘书如何度过适应期1、相关定义1.1、适应的概念(一)适应的概念美国社会学家高斯席德(Goldscheider.G)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移民》一书中认为:”移民的适应可以界定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移民对变化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做出反应。从农村到城市常常包含了这三方面的变化。”(Goldscheider.G,1983)高斯席德强调变化和过程,倾向于把适应理解为行为本身,在变化的环境中移民们所做出的一种不断的行为调整。同样源于进城农民工的特殊身份,对他们来说,城市经历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不断地在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社会心理上做出种

2、种调节,从而顺应他们自身所处的生存环境。《社会学百科辞典》中没有适应这一条目,有与之接近的”调适”、”同化”两词:”即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群体之间或不同的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经过调适,产生彼此和谐的关系。人们可以通过调适,即部分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或生活习惯,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袁方,1990:12)”同化”指”具有不同性质的人、集团或民族接触以后,融合成新的文化单位的过程。同化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同化是社会互动的一种形式,其作用在于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但不会触动社会根本制度”。(袁方,1990:13)适应不是简单地等

3、同于同化,同化从字面上看有消极、被动的含义,适应比同化更具主动积极的意义,调适更加接近适应的本意。《社会学词典》中,对”适应行为”解释是:”指个人适应社会环境而产生的行为。个人通过社会化,明了自己的社会权利与义务,形成了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性格,就会在社会交往与社会行动中采取符合社会要求的行动。反之,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就会陷入困惑之中。人的一生是不断地适应环境的过程。”(王康,1988:352)”适应”和”社会化”关系密切。社会化与适应是一个事物从两个方面的不同表述。社会化是从社会对人的教化的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角度而言,强调的是执行社

4、会化的各种主体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而适应主要地是从接受社会化的个体角度而言,强调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周围的环境和社会化的过程的接受程度。社会化是人对社会的适应、改造和再适应、再改造的复杂过程。社会化贯穿于人的一生和社会的整个过程,适应也贯穿于人的一生。具体到进城小商贩的适应,则表现为一种成人的社会化。他们从农村来到城市,进入了完全不同于农村的一种生活环境,担任了另一种不同的社会角色。这种生活环境和社会角色的变迁,迫使着他们进行自身调整,在经济生活、社会交往、价值观念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以更好的适应新的城市社区环境。显然,进城小商贩的适应是他们在新的环境下的继续社会化

5、。(二)从城市现代化的角度来看”适应”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关系、人类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迈向现代化的综合反映”(郑杭生,1987:343)。从微观角度看,现代化是指”个人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进入一种复杂的、技术先进和不断变动的生活方式的过程”(罗吉斯,1988:309),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是以城市生活方式为参照的。沃思(10uisWirth)认为,”城市性”是生活方式的一种,基于规模、人口密度和社会复杂性的不同,城市具有其有别于乡村的一整套社会与文化特质(英克尔斯等,1992:333)。英克尔斯(AlexInkeleS)认为,”城市在现代化过程中扮演着一个特殊的

6、角色”(英格尔斯等,1992:333)。帕克(RobertE.Park)认为:,’城市环境的最终产物,表现为它培养成的各种新型人格。”(帕克等,1987:273)城市不仅仅是一群人共同居住的地域,它还是一种”城市性”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城市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在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城市化是一个”以人为核心的,多因素、多层次、多变量的综合概念”(辛秋水,1994)。进城农民的城市化,基本的含义是指农民进城后的转变及对城市的认同、适应过程。个人城市化进程与个人现代性的获得基本上是同步的。进城农民的转变是以城市为参照系的,正如传统的变迁方向是现代一样。(三

7、)进城农民的适应层次我们把进城农民的适应划归为三个层次:经济层面、社会关系层面和文化层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面(朱力,2002)。这是进城农民适应的三个不同的方面,又是依次递进的层次:进城农民从农村来到城市,首先必须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获得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和住所,才能在城市中生存下去,经济层面的适应是立足城市基础的;在完成了初步的生存适应之后,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是进城农民城市生活的进一步要求,它反映了进城农民融入城市生活的广度;文化层面上的适应是属于心理上的,它反映出进城农民对城市化生活方式等的认同程度。新的观念、心态和意愿这些内在精神性因素的深刻变化,是

8、进城农民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