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帮助小班幼儿度过适应期

浅谈如何帮助小班幼儿度过适应期

ID:9539250

大小:5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3

浅谈如何帮助小班幼儿度过适应期_第1页
浅谈如何帮助小班幼儿度过适应期_第2页
浅谈如何帮助小班幼儿度过适应期_第3页
浅谈如何帮助小班幼儿度过适应期_第4页
浅谈如何帮助小班幼儿度过适应期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帮助小班幼儿度过适应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帮助小班幼儿度过适应期  摘要 小班新入园幼儿在与幼儿园环境相互作用中,必须学习新的人际交往,形成有关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遵守集体生活必需的初步的规则规范,这一过程成为小班新入园幼儿的适应过程,也形成了其社会化发展的转折时期。在这段适应过程中,幼儿常常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的现象,比如哭、恐惧、紧张、缄默、恋物、喂食困难、拒食、食欲下降、入睡困难、惊醒说梦话、遗尿等。产生这些不适应现象的原因有很多,诸如对父母的高度依恋;环境变迁,破坏了幼儿原有生活中的生态平衡;心理防御机制以及家园对入园适应上的不同认识和引导方式等。我们可以通过熟悉孩

2、子、预入园、延时分离、创设丰富的环境、开展有趣的活动等方式来帮助幼儿顺利度过适应期。  关键词 小班幼儿 适应期小班新入园幼儿入园后,会出现一段适应期,如何帮助小班的幼儿度过这段适应期,是老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小班幼儿的不适应现象    1.整天哭 这常表现在入园后1~2天,幼儿看到的是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而且不论他怎么寻找、呼唤,亲人也不出现。这时,他会感到恐惧,整天哭。  2.一阵一阵地哭 这表现在入园后2~3天,这时幼儿基本上接纳了老师和小朋友,对环境也不再陌生、紧张,只是在外界干扰,如:有父母来接小朋友

3、,或听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回家等带有刺激的词,勾起他想家的情绪时哭一阵,不愿意午睡时哭一阵。  3.偶尔哭 处于这一阶段的幼儿能参与游戏、吃饭、喝水、睡觉等基本活动。但听到或看到别的幼儿哭时,也会跟着哭几声。  4.早晚接送时哭 多数幼儿经过前面几个阶段,情绪基本稳定了,只是早来园、晚离园时会哭。  5.恐惧、紧张、缄默 这类幼儿通常表现为一言不发,做任何事情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出了什么差错。  6.恋物 这类幼儿通常会从家中带一件喜欢的物品(通常是玩具),一直拿着不愿意放手,如果老师要求他放下,他会用哭闹来反抗。  7.喂食困难、

4、拒食 这类幼儿常常表现特别激动,并拒绝吃任何东西。当老师把食物靠近他们时,他们常用吃过了,或回家吃等理由逃避,如果老师态度坚决,他们便会以哭泣、跳脚等来表示他们的不满,以及他们极度想回家的心情。  8.食欲下降 这类幼儿常表现为在家吃得很多,但到了幼儿园就会吃的很少,没胃口吃,晚上一回家就会吃很多的东西。  9.入睡困难 有些幼儿在家每天都有午睡习惯,但在幼儿园,每天入睡都很困难。  10.惊醒、说梦话 这类幼儿通常愿意入睡,但经常会大声地说如:“我不要上幼儿园”“妈妈什么时候来接?”等,有时还会被自己惊醒。  11.遗尿 有不少幼儿上

5、幼儿园以后,午睡时经常尿床,有的甚至在游戏、活动时尿在身上。  二、产生的原因  1.对父母的高度依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幼儿从出生起,便逐渐发展和形成了对父母或其它直接养护者的依恋。依恋的对象,成为了幼儿安全的象征,是幼儿得以信任、依赖的人。曾有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情景中,依恋对象对幼儿的意义不同。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依恋对象是否在场或是否在幼儿的视线之内,对幼儿来说非常重要。幼儿一旦与自己的亲人分离,便会从心理上感到不安全,从而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焦急、不安、哭闹、恐惧等各种心理学上称之为“分离焦虑”的症状,并且幼儿对亲人的依恋程度越高

6、,分离焦虑程度也就越严重。  2.环境变迁,破坏了幼儿原有生活中的生态平衡  幼儿初入园,最直接感受到的就是日常生活环境的变迁。对幼儿来说,家庭是他可以依赖的、安全的、自由的第一生活环境。在家庭生活这一生态环境中,幼儿逐渐形成了自己特定的地位,有其相对稳定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基本上保持着一定的生态平衡。但入园后,环境变迁,幼儿原有的这种生态平衡就被打破了。幼儿园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伴,一切对于孩子来说都是陌生的,与自己原有的生活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时,幼儿心理安全的天平被打破,使幼儿产生紧张感、不适感,从而出现哭闹等情

7、绪焦虑反应。  3.心理防御机制入园前,幼儿的一切生活都是由家长负责,幼儿的自理能力很差,来到幼儿园后,他们开始真正接触社会,也开始学习独立,幼儿必须面对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自己吃饭、穿衣、如厕等,这是一种挑战。面对压力,幼儿担心能否胜任,他需要成人,特别是母亲的支持和同情,以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  4.家园对入园适应上的不同认识和引导方式  (1)家长、教师对入园适应障碍的认识家长、教师都十分重视幼儿入园适应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力争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适应关。但在对具体入园适应障碍分析上,二者看法不同:教师认为,让新入园幼儿学习新的人际

8、交往和学习初步的自我料理是克服幼儿入园适应困难的首选方式;而家长们认为集体生活中要求幼儿遵守基本规则对幼儿入园适应影响占首位,他们以切身体会感受到规则要求对孩子形成的压力,孩子入园抵触强烈是因为“幼儿园不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