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人追求统一的民族文化心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人追求统一的民族文化心理中国人追求统一的民族文化心理周思源提 要 至少从公元前21世纪初前后的大禹时代开始,华夏大地上就已经出现初步统一的局面。商、周以后人们的“中央”意识和统一观念不断加强,即使在春秋战国时期,象征统一的周天子也始终存在,各诸侯国纷争的主要目标都是统一天下。中国传统文化中从不存在某一部分可以自外于中国的内容,甚至南北朝和五代时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方国,也都以统一全国为目标。关键词 中国、统一、心理一 中国人四千年前开始的统一史中华大地上的这种长期存在一个中心的现实,使重形成了中国人强烈
2、的追求统一心理视和追求全国统一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中国人历来具有十分强烈的国家统一的心理的一个突出特点。和独特的统一观,和许多外国特别是西方国家的人司马迁指出“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很不一样。因为中国具有悠久的国家统一的历史,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这种统一在几千年中不断得到加强。各民族人民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断融合,形成了汉族占绝大莫能伐。炎帝欲侵凌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多数的中华民族。即使在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或成修德振兵
3、....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为统治民族,如公元5世纪统一中国北方、建立魏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朝的鲜卑族,14世纪和17世纪分别统一全中国建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而诸侯咸立元朝的蒙古族和建立清朝的族,这种将国家统一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①置于最高地位,视为最高利益的心理,也没有丝毫者,黄帝从而征之。”由此可见,轩辕虽然是诸侯的改变。任何试图破坏国家统一的言行都被认为“咸尊”即推举为天子的,但却在战炎帝、伐蚩尤之是大逆,是最严重的罪行。特
4、别重视和珍惜国家统前就已成为诸侯的领袖,所以“诸侯咸来宾从”,轩一的民族文化心理,是中国人巨大精神力量的一个辕那时已有了“征师诸侯”的大权。被推为天子后重要源泉,也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方面。更加名正言顺,凡“天下有不顺者”(应当是那些“相国外有人误以为古代中国的统一始于公元前侵伐,暴虐百姓”者)就“征之”。黄帝这时候统辖的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实际上秦始皇只是开创了地区已经相当广大,东到今山东的海边,西至今甘中央集权制度,而这种统一于一个中央的情形在秦肃东部,北到今河北北部,南至今湖南一带“监于,始
5、皇统一中国前已有近两千年之久。正是有着这万国,万国和”。么长的心理准备和实际趋势,所以才会出现战国七帝尧也是一位得到天下“万国”拥戴的仁君,他雄都想统一天下的局面和秦终于将它实现的伟业。对百姓的仁爱与民主作风成为后世君主的楷模。中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黄帝、尧、舜、大禹时期,华《五帝本纪》说:“其仁如天,其知如神....能明驯夏大地上就存在着一个“中央”,这个“中央”有相当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大的权威,这种权威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增大。和万国。”可见帝尧确是一位很有领导才干的领袖,
6、10(总第34期)《中国文化研究》(TOTALNo.34)2001年冬之卷CHINESECULTURERESEARCHWINTEREDITION2001他首先是团结好一些大的部落联盟领袖(九族),使威性较以往又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其中的一个突他们互相团结,不“相征伐”,然后通过他们昭告天出事件是,禹帝“八年春,会诸侯于会稽,杀防风下百姓,从而使普天下众多的部落、部族(万国)都氏。”《竹书纪年》()关于杀防风氏的记载,在其他先能“合和”。《史记》对帝尧禅让的记载,后人特别是秦典籍中也有提到。《国语·鲁语下》引
7、孔子的话近人在反对封建独裁时往往强调它的民主性而忽说,由于在禹帝大会诸侯时“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略了它包含着的其他文化内涵。当帝尧为嗣君之之。”《韩非子·饰邪篇》中也说防风氏由于迟到而被事征求群臣意见时,有人建议尧子丹朱。尧曰:“禹斩之”。上古时期,在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里,“吁!顽凶,不用。”有人认为共工可用,尧又曰“共:中央权力的强化有助于减少诸侯之间的争斗与杀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他能说会道,用心不良;戮,特别是能够制止一些诸侯(部族)以强凌弱,保表面恭敬,罪恶滔天),不用。”尧又问道:“四岳汤护
8、弱者,使人口和经济得到发展;有利于进行一些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大大超越诸侯国范围的巨大工程,对于人民生活的者?”大家都说鲧能将洪水治好。但是尧曰“鲧负:安定和生产发展都十分有利。反过来,这种弱者因命毁族(性格乖戾,违负教命,毁败善类),不可。”后受到朝廷保护而过上安定生活的好处,极大地加强来有人建议不妨让鲧一试,尧才同意。这几个“不了小诸侯向天子与朝廷靠拢的向心力。各种超越用”、“不可”充分表明了帝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