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家庭养老保障论的法律思辨-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平顶山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论文(设计)题目“家庭养老”保障论的法律思辨学生姓名王晓乐学号091150110专业年级09级法学一班所在院系政法学院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刘镇(讲师)选题的背景、意义及研究现状:一、选题背景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快,养老问题成为一个关键问题。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在城市家庭结构小型化,由主干型向核心型转变,照顾老人的成员逐渐减少,空巢家庭日益增多,家庭养老的功能日趋减弱。在农村传统养老观念—“养儿防老”对老年人的影响根深蒂固,他们主要和儿孙在一起生活。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农村劳动力外流,直接冲击传统养老模式。在此背景下,我国养老模式应如何适应社会
2、变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鉴于我国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老年人对家庭难以割舍的感情,愿与儿女同住,加上限于我国的经济实力,不可能在全国普遍建立养老机构。因此,当前仍以居家养老为主,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使家庭服务社会化,以完善养老模式。目前已有一些社会养老机构,区办、乡办或民办的养老机构日渐增多,对于入住的老年人生活照料和身体健康比较重视,但很少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需求。已有的养老问题研究,也很少涉及心理健康,大多从社会学角度,侧重探讨养老方式、社会保障和具体实践方面。而现在也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养老方式,如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等。但是这些养老方式本身也存在很多的弊端,尽管他们与家人也有
3、来往(如:定期探望),但缺少绕膝之欢、天伦之乐,与子女难以及时进行情感交流、心理沟通,亲情纽带的力量逐渐减弱,人际关系不再是单纯的亲缘关系。加上有的养老机构的管理和设施尚不够健全,精神文化生活不够丰富,其中性格较内向的老年人又不善于主动与人交往等等。凡此种种,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寂寞、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久而久之,轻则影响心情,重则影响健康。这就充分凸显了家庭养老的重要性。现在基本上每个家庭都有一到二个老人,而对于他们养老问题的法律机制不健全,使他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他们又都希望呆在自己儿女身边,这就造成了不同养老模式之间的冲突。本文则通过对中国不同的养老模式之间的比较,突出家庭养老的
4、重要性,并通过对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养老模式之间的比较,找到我国家庭养老的弊端与缺陷,随之提出相应的对策,使我国家庭养老模式更加完善,充分保障老年人的权益,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保障老年人在生活上、精神上得到满足。目前,我国给予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以很大的关注,家庭养老作为一个现实存在,在我国现行法律中也对其进行调整,如《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中国《婚姻法》也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婚姻法》还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5、。对拒不履行者,可以通过诉讼解决,情节恶劣构成犯罪者,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二二、选题意义随着中国老龄人口的迅速增加,养老问题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一直以来,家庭养老作为老年人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在缓解养老问题尖锐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解决养老问题是个系统的工程,老年人的赡养问题必将随着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孝道文化的弘扬与教育,以及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和代际关系的和谐而得到解决。在此过程中,国家制度
6、化、社会化的养老保障让家庭养老由伦理走向法制,为老年人提供了强有力的外在保障,这不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由理想变为现实。家庭保障虽然是一种非制度化、非社会化的保障形式,在目前仍是我国养老的主导模式,老年人的赡养质量离不开家人的亲情照料,需要全体家庭成员共同努力,构建融洽的家庭关系,让孝道文化广为传承。深入研究家庭养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农村老人的生活水平、改善农村家庭养老现状以及构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国进一步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全面构建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有助于我们建设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三、研究现状(
7、一)家庭养老的概念及界定:张敏杰在《论“家庭养老”模式》一文中指出我国的“家庭养老”模式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赡养,二是生活照料,三是精神安慰。(二)中外关于养老保障制度的相关立法1.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这种照顾包括晚辈亲属对长辈亲属的赡养和平辈亲属间的扶养。2.外国的相关立法:(1)由陈卫佐译注的《德国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