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新闻史学科体系的架构之作_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_民族报刊研究文集_读后

民族新闻史学科体系的架构之作_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_民族报刊研究文集_读后

ID:11771654

大小:58.9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3

民族新闻史学科体系的架构之作_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_民族报刊研究文集_读后_第1页
民族新闻史学科体系的架构之作_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_民族报刊研究文集_读后_第2页
民族新闻史学科体系的架构之作_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_民族报刊研究文集_读后_第3页
民族新闻史学科体系的架构之作_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_民族报刊研究文集_读后_第4页
资源描述:

《民族新闻史学科体系的架构之作_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_民族报刊研究文集_读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报记者吴小曼中山报道      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作为中山先生的故乡,广州中山市以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展览来纪念中山先生的诞辰,其展览主旨设想试图将中国近一百多年的近现代化进程作为历史背景,以展现艺术的变化与历史的交会。  艺博会与双年展  该展览即“2016中山第三届国际青年艺博会”11月10日晚8时在中山博览中心拉开帷幕,当晚主要针对嘉宾与VIP客户开放,总策展人吴鸿介绍了今年博览会与往届的不同之处,在于2016艺博会所体现出的“双年展”精神,用以区别于国内其他大大小小的博览会。  近年来,艺术博览会作为文创产业的重要组成

2、部分,其产值在逐年递增,但囿于艺术品关税等政策性原因,艺博会的国际化之路却在遭遇瓶颈,加之香港艺博会的地缘优势,内地艺博会主要以摊位招租等方式获得生存,为了扩大博览会的影响力,主办方不得不以艺术活动与商业交易相结合的形式来获得社会关注。  “中山艺博会”定位于年轻艺术家品牌挖掘与地方特色相结合,这就意味着它对青年艺术家的期望和对艺术未来的展望。本届艺博会在沿用“艺术未来”主题基础上,从历史与区域纵横两轴关系上展开对艺术形式上的线形梳理。中山先生所开启的现代社会转型与艺术在现代性的实践上有着对应关系,所以主题展用“际会与误读”来展开当代艺术叙事,而“

3、回眸之望——第一届中国艺术媒体年度提名展”则以艺术媒体视角、文献资料方式来呈现近30年来中国市场化转型中艺术在形式上的变化,“启明东方——民国时期绘画经典作品展”则是以历史为线索回顾中国现代艺术传统与西化之路。“重构的他者”、“延异之征”、“想象的异域”等院系学术展览则是以横向展开构成地域性对话。  吴鸿在展览总序中写道:“回到那个一百多年前的背景中,一方面是传统的宗法制社会体系以及儒家文化价值观,在面对以近代科技为基础的西方文明的冲击下的日渐坍塌;另一方面,始自清末民初发展成蔚为壮观的第二次西学东渐浪潮。相比较政治、军事层面而言,文化层面上的问题

4、显得更为隐形与复杂。”  际会与误读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文化在面对社会转型时同样变得复杂,一方面是传统文化的回归,一方面是面对全球化的挑战,艺术向何处去或者艺术何为再次在艺术界引起争论。日前策展人、当代艺术批评家皮力在《重返社会——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反思》一文中提出了他的建议,面对当代艺术困境,他认为当代艺术应该从“外部批判”与“内部批判”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是西方艺术机制,一方面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面对的主要是西方文化的冲击与自身精神价值的坍塌,通过学习西方油画、主要是现实主义艺术形式来完成社会文化的功能性改造

5、,而在上世纪80年代开启的西方现当代艺术形式上的实验,则在于从形式上来反抗主流话语背后的文化权力,所以有它的文化合理性。但在全球化与商业化的大背景中,同时我们又面对自身社会的复杂性与文化专制主义,而越来越多的新登场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新形式却逐渐滑向现实主义的陈词滥调而成为文化上的“犬儒主义”。  “中山艺博会”的主题展“际会与误读”,就是从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与未来提出了思考。作为开题展主题内容“际会与误读“,吴鸿介绍说,即是以象征性的表现方式,反映出一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艺术界所呈现出来的“本土”与“外来”、“传统”与“当代”的变化格局。在这

6、里,变化是一种必然,是一种际会与机遇;同时,变化也仅仅是一个过程,并不是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求变甚至代表了一种政治正确,是一个表明了立场正确的态度。而如何变?变成什么?则往往很难摆脱自身文化的传统来理解对方,所以,伴随着文化变革的同时实则是一种文化的“误读”。  回眸之望  作为对艺术历史梳理上的一个补充,这届艺博会特设置了“艺术媒体年度提名展”,这也是艺术媒体联盟自2015年成立以来的首个线下展览,主要以艺术媒体的视角与立场来反观当代艺术30年来在市场化过程中的变化。  在中国当代艺术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专业媒体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

7、在上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由于当时艺术受经济环境与政治环境限制,能够以展览的形式来进行当代艺术展示和交流异常困难。此时,专业艺术媒体便成为当代艺术向社会传播的主要渠道。而且当时几场重大的关于当代艺术的话题都是由艺术媒体引领,而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媒体的主编、编辑在就当代艺术的写作与批判中也变身为第一代、二代策展人。  只是随着艺术的进一步市场化与商业化,艺术专业媒体也在发生分化,一部分媒体还在坚守艺术的批判立场与学术价值引导,而相当多的媒体则转向了艺术商业活动与艺术消费报道,加之新媒体的冲击,2015年由《艺术国际》、《当地艺术》等专业媒体发起的

8、“艺术媒体联盟”就是回应这一变化,让艺术媒体继续扮演这一角色,起到专业媒体应有的作用。  《华夏时报》作为财经类综合媒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