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768448
大小:40.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3
《广西柳州市驾鹤路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广西柳州市驾鹤路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标志与我们的生活——指导教师李艺陆劭桓一、主题活动的提出我校地处文惠桥南端,依山傍水,是沟通南北交通的要道,交通十分便利,最近由于市政府对荣军路进行下水道改造建设,因此学校附近正在道路施工,孩子每天上学放学发现了道路变窄了,马路上的标志增多了,每当送孩子到马路口,孩子们经常会七嘴八舌地问:“李老师,这些个标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在这里设标志?”看到孩子们对标志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我们想: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规则的社会,遵守规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生活
2、中随处可见的标志,如同形象的语言,时刻提醒着公民遵守规则;标志与人们的生活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何不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各类标志符号,了解标志的意义,从而丰富其生活经验,增强遵守社会公德的责任心。于是,我们决定组织学生开展以“标志面面观”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二、主题活动的具体目标:(一)设计理念:131、在整个活动中,以“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标志的”调查活动和“标志的含义”、“标志的设计“的活动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调查展示、汇报交流活动,体现
3、教师是儿童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支持者。2、在调查活动、汇报交流标志的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儿童的协作探究、学习交流、相互欣赏。3、在调查和汇报交流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社会主人翁意识的增强。(二)活动目标认知:1、认识各类标志含义及作用。2、了解标志分类情况及设置地点。3、了解人们认识标志与使用标志的情况。情感:1、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2、从小树立自学遵守规则、社会公德
4、的意识,做一个文明的社会人,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能力:1、培养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132、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具有创新能力。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及方法(一)准备阶段1、知识技能准备(1)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2)进行调查、整理、分析、统计、归纳信息方法,采访技巧、调查报告撰写等方面的培训。2、商讨活动的计划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住址由学生自由组合分组,民主选
5、定组长,分工合作,然后各小组根据活动地点、时间、内容及组员工作分配等问题,进行计划书的撰写。由队员们集体讨论,评出最切实可行的一份计划书,完成他们的实践活动。3、做好器材准备(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二)实施阶段1、分组调查访问(激励学生以照片、录像、录音等形式展示采访过程)13(1)分组到大龙潭公园、大商场、荣军路口、江滨公园一带,针对设施标志、服饰及家电标志、交通标志进行调查,了解标志的设置情况及各类标志的意义。(2)采访周围人们认识标志的情况,并作好记录。(3)观察人们自觉使用标志的情况
6、,并作好记录。(4)采该商场售货员、公园工作人员、交警等机关工作人员,了解标志的分类情况及标志的作用。2、查找资料指导学生获取资料,如翻阅各种书籍,从网上查寻有关标志的种类以及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密切的故事。3、整理交流(1)教师讲授撰写综合实践记录卡的方法。(2)学生根据自己所获取的各种资料写一份研究报告。4、汇报交流就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撰写综合实践记录卡的过程、方法、内容及思考进行交流,可采取多种多样形式展示成果。(如照片、展示图表、路线图等)。认真听取别人的汇报后,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及困惑
7、,对他人的活动提出建议。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善于倾听的能力,达到资源共享,互助提高的目的。5、设计标志小组合作的设计标志,也可独立进行。136、宣传(1)在全校开展以“标志与生活”为主题的宣传日活动,用小小报、标语、倡议书、录像、张贴标志、板报等形式,让同学们认识标志、关注标志。(2)分小队深入街道、单位、居民家中,公共场所宣传标志以及作用,散发宣传资料,制作小报、小书签,让人们认识标志,了解标志,明白标志与人们生活联系相关的关系,养成自觉使用标志的习惯。四、活动评价1、学生通过活动是
8、否认识到一些常用标志含义、作用及分类情况。2、是否对周围的人们认识标志与使用标志情况有个初步的了解。3、是否形成了一定的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4、是否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通过不同的形式向大家展示。5、是否养成了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是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6、是否树立自学遵守规则、社会公德的意识,是否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是否自觉地做一个文明的社会人。137、通过实践活动,是否对所获得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学会欣赏别人。五、成果展示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