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差异化产品模型的出口退税政策分析

基于差异化产品模型的出口退税政策分析

ID:11766255

大小:100.0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07-13

基于差异化产品模型的出口退税政策分析_第1页
基于差异化产品模型的出口退税政策分析_第2页
基于差异化产品模型的出口退税政策分析_第3页
基于差异化产品模型的出口退税政策分析_第4页
基于差异化产品模型的出口退税政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差异化产品模型的出口退税政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差异化产品模型的出口退税政策分析//.paper.edu-1-基于差异化产品模型的出口退税政策分析王世嵩东南大学金融系,南京(211189)摘要:通过建立一个国际双寡头模型,本文参考Dixit差异产品需求结构,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研究出口退税对于不同差异程度产品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在数量竞争情况下,不论产品是否有差异,出口退税都会增加本国企业利润并促进本国福利。价格竞争时,如果产品间差异显著,出口退税率上升可以增加本国企业利润、提高本国福利;假如产品同质,出口退税与本国企业利润以及本国福利之间关系不确定,特别的,如果政府对本国企业提供R&D补贴,那么对同质产品的出口应

2、该予以征税。关键词:国际寡头市场;出口退税;产业政策中图分类号:F062.91.引言出口退税作为WTO允许的政策工具,为许多国家的政府所使用。我国自1985年正式建立出口退税制度以来,经过反复探索,退税率体系和当初已经大不相同。实际上,我国政府几乎每年都要对退税率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尤其是近两年,退税率调整更为频繁。2006年9月、2007年7月,2008年1月的几次退税率调整都属于较大范围调整。总体上退税率已经由94年出口退税改革后的上升阶段转入下调时期。退税率的大规模走低再度引发人们对出口退税问题的关注。究竟出口退税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顾海兵(2008)[1]认为:我国现行出

3、口退税政策弊大于利,原因在于出口退税有碍公平竞争,不利于激励企业创新,导致出口骗税。早在2001年,茅于轼[5]也曾基于类似理由对出口退税的必要性提出疑问。而国内理论界出口退税支持者认为出口退税有利于消除重复征税,保证公平竞争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促进出口,带动就业,提高国家福利。理论界关于出口退税的争论的要点在于出口退税是否有必要,采用的方法多数基于经验分析,缺少规范化理论论证。另外,我国出口退税率存在不同退税标准,2008年最新退税率有5%、8%、13%、17%几种档次,比如初级产品和工业产品的退税率是不同的,而且在工业品之间退税率也存在差异,例如机电产品中,船舶、汽车、数

4、控机床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保持了17%的高退税率,其他机电产品则采取较低退税率。不同产品给予不同退税率,甚至同类产品间退税率也存在差异又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除了限制“两高一资”政策导向原因外还应该考虑出口产品与国外竞争者之间的差异程度。国内企业与国外竞争者产品之间存在差异,而差异程度的不同,将会直接影响到出口退税的效应。即便属于相同大类产品,比如机电产品,家用小电器与电脑、船舶等在国际市场上与竞争对手产品间差异程度也不可能相同,而国家根据产品差异程度对其设置不同退税率,这就导致同类产品出口退税率也存在差异。现有文献很少关注该问题,刘小军(1999)[2]认为出口退税率应该按出

5、口商品性质不同,设置有差别的退税率。姚洪心(2007)[7]指出,寡头市场条件下产品差异程度不同对关税效应存在显著影响。遗憾的是这些研究缺少进一步理论分析或者没有涉及出口退税问题。根据以上分析,对于出口退税,理论上有两个问题亟需解决,(1)出口退税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2)如果出口退税有存在必要,那么出口退税率应该如何设定?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基于Dixit差异产品模型,尝试在国际寡头市场环境下分析出口退税,用一个统一的框架考察其对差异程度不同产品出口的影响。我们发现:出口退税对出口企业利润以及本国福利的效应除了受//.paper.edu-2-到产品市场竞争形式,企业边际成本等

6、因素影响外,产品差异程度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在数量竞争下,无论产品差异程度如何,出口退税都会增加本国企业利润并促进本国福利。价格竞争情况下,只有产品差异较大,出口退税才会增加本国企业利润并促进本国福利;如果产品同质,那么出口退税的影响方向不确定。2.文献评述不完全竞争市场出口贸易政策研究属于20世纪80年代由Brander和Spencer提出的战略贸易理论(StrategicExportPolicy)范畴,主要有两种分析范式,即Brander(1981)[8]相互市场模型和Brander&Spencer(1985)[10]第三方市场模型。经典文献一般把出口政策研究的重点放在

7、考察补贴的效应分析上。Brander(1981)[8]建立的相互市场模型中,分属于本国和外国的企业以彼此的国内市场为出口目标市场展开数量竞争或者价格竞争;Brander&Spencer(1984a,b)[11,12]与Dixit(1984)[16]分别对该模型进行改造,分析了关税以及补贴与关税政策组合的利润转移效应;Brander和Krugman(1983)[9]与Venable(1990)[22]分别引入自由进入因素,比较了自由贸易以及策略性关税与补贴的福利效应;Ma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