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765461
大小:92.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7-13
《国有企业特派员制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文题目国有企业经理的机会主义行为与稽察特派员制度建设姓名王仕军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教师赵学清教授一九九九年六月“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经理是决定企业经营绩效的关键因素,搞好国有企业(以下简称“国企”)的关键在于选好经理并规范经理行为。本文着重研究后一问题。国企改革日益深化,国企经理的行为扭曲也日渐扩张。95年“于治安”28事件发生以来,这一问题更趋恶化,众多国企因之亏损,大量国有资产由此流失。在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自主权扩大的关键时期,如何成功抑制国
2、企经理的行为扭曲,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实行稽察特派员制度(以下简称特派员制度),期望以之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本文将经理之扭曲行为界定为机会主义行为,从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制度实施机制等多个方面对国企经理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特派员制度进行研究,试图揭示出这一制度安排与抑制经理机会主义行为的关系及影响这一制度安排有效性的因素。第一部分国企经理机会主义行为的表现及危害一、机会主义行为的内涵经济学中的机会主义是一种基本的人性假设,
3、最先提出这一假设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他认为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倾向。人们根据威廉姆森的人性假设提出了机会主义行为的定义。在我国比较权威的定义是由樊纲博士提出的,他认为机会主义行为就是指“当事人用虚假的或空洞的,也就是非真实的威胁和承诺来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1)Page:1。汪丁丁这样定义机会主义行为“由于新机会的出现,契约的一方或双方,做出的违背契约的行为”(2)。常修泽教授认为机会主义行为就是“指人们借助于不正当的手段谋取自我利益的行为”(3)。学术界至今仍没形成统一
4、的定义,尽管各个定义的表述并不完全相同,但都表达出了不正当获利这一含义。在这里笔者将之定义为:当事人违背‘契约’(包括正式契约和非正式契约)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给其它当事人的正当利益造成损害的行为。这一定义包含三层意思:(1)从行为动机看,是当事人谋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2)从谋取利益的手段看,是不正当的,或是不道德的、或是违法的;(3)从行为后果看,是给其它的当事人的正当利益造成了损害。这一定义中的关键词语是正当,判定某一谋利行为是否正当,我们采用陈彩虹先生在《经济道德与经济制度》
5、一文中设立的判定谋利行为是否道德的标准:“经济利益谋取行为的合理与否,我们在成本的支付与利益的对比中,有了基本的结论,经济道德的评价标准也取决于谋求利益中,成本由谁支付,这种分析可以表达为‘成本支付的外部性’分析”(4)。二、国企经理机会主义行为的具体表现28国有资产属于全国人民所有,由全国人民来直接经营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在经济上也是没有效率的,因为一致同意式或多数同意式决策成本太高。于是人民便通过层层委托以一定契约的方式将国有资产的经营权交由各个经理来行使,目的在于通过其职位活动来实现国有资
6、产最大限度的保值、增值。按原则讲,经理作为代理人理应为委托人即全国人民利益的最大化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正当地行使委托人授予的权力;但他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他既是一个具有自身利益追求的经济主体,又是一个公共利益的代表,这种双重身份集于一身的情形使他很容易模糊两种角色之间的界限,为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侵犯人民的利益(5)。“于治安”事件就是最好的说明,尽管国家、人民对他高度信任,给了他极大的权力并给了他很高的荣誉,但他最终还是将人民的大笔血汗钱拿到国外办了自己的公司,国有财产最终成了他囊中之物。在现
7、实经济生活中我国国企经理机会主义行为有那些具体表现形式呢?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几种:1、过分的在职消费所谓在职消费是指国企经理凭借职位、级别获得的免费消费或津贴,包括分配到更大更好的住房、私人用车、用公款吃喝娱乐等。国家对经理的在职消费标准有一定的规定,所谓过分的在职消费是指经理追求超标准消费,用公款提高自己消费水平的一种机会主义行为。有的企业已经严重亏损、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但经理的车子却仍在不断地升级换代;有的经理想着法儿用公费旅游、用公费装饰自己的住房、购买手机;有的经理则一个月十几次出入高档
8、娱乐场所,客户没联系好几个,小姐倒认识了不少;有的经理公开讲:“挣不了个万元户,吃他个万元户”。2、恶意经营恶意经营是指经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故意违背经营规则或经营规律的一种机会主义行为。经理接受人民的委托理应为企业的长远利益着想,然而有些人却仅从自己的私利出发,不保养维修设备、少提或不提折旧、挤占生产发展基金,搞分光吃净;在一些已经实行股份制的企业里经理不注重长期投资、任意扩大工资总额,搞所谓的“工资侵蚀利润”;有些经理竟然“不懂”基本的经营规则,向外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