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六类主观题解题思路

哲学六类主观题解题思路

ID:11764865

大小:78.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3

哲学六类主观题解题思路_第1页
哲学六类主观题解题思路_第2页
哲学六类主观题解题思路_第3页
哲学六类主观题解题思路_第4页
哲学六类主观题解题思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六类主观题解题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解题技巧哲学主观题通常以情景材料为依托,着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解答哲学主观题,要求学生根据情景材料和提问指向,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结构体系,而不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再现。哲学主观题的方法和技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审设问明确答题范围和角度1、审设问明确答题范围。主观题一般由材料和设问构成。认真阅读设问非常重要。材料蕴涵着知识点,而设问却规定着答案的范围。通过审设问明确使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还是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相关知识来分析回答问题。比如下面这道题:某贫困地区县政府要组织群众开垦荒山,可是荒山上长满了

2、一亿多株的酸枣树,新树种不活,老树又挖不掉。于是县政府组织农科人员对荒山进行实地考察,同时借鉴外地经验,从外地购入枣树进行接穗。经过 5 个村的试验,使经济价值不大的酸枣变成了经济价值很大的甜枣。“一花引来万花开”,试验成功后,调动了农民承包荒山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使得该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的有关知识,说明该县政府是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如果不看问题,可以写的知识点要比实际答案多得多。比如“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的观点”等都可以写。但此题已经做了限制,即“运用矛盾分析法的有关知识”,所以答案就不能多写。2、审设问明确答题角度。一

3、般说来,提问不外乎三种:“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从难度看是逐渐加深,从知识点看“是什么”和“为什么”侧重于原理,“怎么样”侧重于方法论意义。从能力要求看,“是什么”主要考查知识能力,“为什么”主要考查分析能力,“怎么样”更倾向于考查适用能力,所以,不同的提问角度要求同学们作出相应的不同的解答。如上题设问的是“怎么办”的问题,侧重于方法论意义角度。可见,审题时仅仅看材料是不够的,还要认真看清范围规定和提问角度。    二、审材料分“两步走”在“审设问”之后,要提炼出与问题相适应的哲学观点,这其实也是审题,而且是审题最关键的步骤。第一步对材料做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分层

4、并概括出其大意,用单句或词组写出来。具体做法是:每一层概括为一个短句或词组,全段再概括出一句或几句,划出重复部分。这样做是为了更清楚地看出其所蕴涵的哲学观点。如上题,我们可以概括出这样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开荒困难,老树不让新树。第二层次:考察、借鉴、接穗。第三层次:试验、(接穗)酸枣变甜枣。第四层次:经验推广、脱贫致富。第二步是在第一步概括的基础上,对每一层次作分析,提炼出哲学观点。分析时要注意的是并非一个层次只能提炼一个观点,在哲学常识中,一种现象可以用几种观点来解释是很常见的,而且有几个现象共同反映了一个观点。如上题:“开荒困难,老树不让新树”可以得出“矛盾普遍性”的观点

5、;“考察、借鉴、接穗”反映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接穗)酸枣变甜枣”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观点;“试验”和“经验推广、脱贫致富”共同反映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的观点。这种提炼观点的方法看来有点机械,却显得很有条理性,尤其对那些面对主观题觉得无从下手的同学而言,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三、组织答案“四注意”组织答案是题目最终的完成,也是考生知识和能力的展示,因此显得尤其重要。一般说来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 、注意结合材料组织答案时,首先要写出观点,而且表述要到位,关键词不能漏,当然仅仅写出观点还不够,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是很重要的。有些学生不知道该怎么结

6、合,最简单的方法是摘录材料中的句子,指出体现什么观点。2 、注意答题角度答题角度一定要根据提问作出对应的回答。如上题问的是“该县政府是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答案就要从方法论意义上阐述,并且紧紧围绕“如何”这一问题。这样才做到紧扣题眼,不至于“答非所问”。3 、注意答题语言规范语言首先要简洁,句子要通顺、达意,同时要注意学科性,答题时一定要运用一些学科术语,体现哲学性和政治性。如果没什么把握,尽量用课本上的原句。4 、注意价值取向由于哲学常识是思想政治课,所以有一个意识形态的问题,这要求在答题时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如关于环境,人口等问题时,态度要明确,在阐述观点,结合材料之后

7、,旗帜鲜明地表达个人倾向。生活与哲学题型复习一(如何体现原理类)  题型1、直问式2、蕴含式3、探究式09-10题型1、体现原理类2、建议依据类3、观点评析类4、分析说明类5、依据意义类6、措施方法类题型回顾:25材料略(1)“百年口号”的变化是如何体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6分)(2)“和谐社会”是当下流行语之一。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各级领导要学会在新的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于长远;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请就如何构建设和谐社会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并说明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