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彦波粉丝团请愿拆迁户求其回来收拾烂摊

耿彦波粉丝团请愿拆迁户求其回来收拾烂摊

ID:11751215

大小:10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3

耿彦波粉丝团请愿拆迁户求其回来收拾烂摊_第1页
耿彦波粉丝团请愿拆迁户求其回来收拾烂摊_第2页
耿彦波粉丝团请愿拆迁户求其回来收拾烂摊_第3页
耿彦波粉丝团请愿拆迁户求其回来收拾烂摊_第4页
耿彦波粉丝团请愿拆迁户求其回来收拾烂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耿彦波粉丝团请愿拆迁户求其回来收拾烂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耿彦波粉丝团请愿:拆迁户求其回来收拾烂摊大同市文庙附近开发的一片仿古四合院,附近基础设施建设已停工,周围都是废墟。11月3日,大同市四牌楼附近,耿彦波“粉丝团”在聚众讨论。  当铁杆“耿丝”卢廷高因请愿,于10月15日被大同警方行政拘留后,“耿彦波粉丝团”再度为人热议。这个松散的团体,成员包含老党员、退休公务员、老教师、拆迁户、包工头、农民,各色人等。他们“挺耿”原因各异,有的感动于耿的铁腕作风;有的在大拆大建中获益;还有的在官场仕途升迁。他们为原大同市长耿彦波请愿,更多地是体现了一个美好愿景:希望政

2、府高效、廉洁、雷厉风行。但粉丝团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大拆大建过于猛烈,透支未来造成潜在风险。耿彦波离任以后,125项在建工程被叫停。大同市政府2013年累计负债超过130亿元。有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停工和巨额债务有关。  昨天,距离卢廷高提起行政复议法定时间还有不到五天,卢廷高已经按捺不住了,他告诉新京报记者,他准备到街头做一个演讲,告诉更多的人自己的经历。  这位52岁的市民不久前因为唱国歌的举动被行政拘留了15日,被释放后,媒体的报道令他一下成为大同市的“名人”。  10月15日下午3点左右,卢

3、廷高拉着台式音响匆匆赶到大同市市委门前时,这里已经积聚了几十名群众,市委门前的马路边上,还摆放着三十口烟花。卢廷高捧起话筒高声喊话:感谢共产党的英明决策……  卢廷高演讲中提到的“党的英明决策”指的是半个小时前中纪委官网发布的消息,“大同市委书记丰立祥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半个小时以后,三十多名身着蓝色休闲衫的年轻人开始冲入人群抢夺地上的烟花,追着卢廷高抢夺话筒。一名叫周连宝的老人正在抽着香烟看热闹,随手用烟头点燃了脚下的烟花,“轰!”烟火直冲上天。人群静默一秒钟,开始四散。  “来

4、这里,就想起耿市长”  耿彦波“粉丝团”每天下午4点,在大同古城四牌楼开“例会”,耿彦波主政时修复了这一建筑  11月2日,被释放的第3天,卢廷高告诉新京报记者,10月15日他去市委门前演讲,也是为了呼唤耿彦波回大同。“丰立祥被抓,我们又看到了希望,希望耿彦波回来,继续建设大同。”当天晚上,卢廷高被以寻衅滋事罪拘留十五天。同被拘留的还有赵云孝、周连宝。  媒体曝光此案后,网上舆论多有质疑,认为警方滥用职权打击市民支持反腐呼声。  10月18日10点左右,大同市民在和阳门前聚集,表达希望原市长耿彦波重返

5、大同的愿望。大同市公安厅的数据显示,最高聚集峰值700人。  大同市公安局一位高级警官告诉新京报记者,被处罚市民系非法聚集影响了交通秩序,处罚他们,并非因为他们喊反腐败口号,“而是表达的方式和行为,影响到了公共秩序。”警方的处罚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相关规定。  卢廷高是一位国企干部,身材魁梧。另一位被拘留的当事人赵云孝是一位农民,腿部有残疾。他与卢廷高都是挺耿派的“风云人物”。他们还有一群“战友”,组成了坚挺耿彦波的“粉丝团”。  耿彦波“粉丝团”每天下午4点,都会在大同古城四牌楼开“例会”。他

6、们大多是中老年男性。  最近,围绕着两起请愿事件,“粉丝团”展开了更加“广泛”的讨论,每天都有上百人聚集。11月3日,新京报记者在四牌楼附近看到数十个人聚集,有人蹲坐,凝神静听最新小道消息。有人围站着,分享着网上抄来的新闻。  大同四牌楼是大同古城的标志性建筑,50年代初被拆除,在耿彦波主政大同期间被修复。为何选择这里聚会?“粉丝团”的赵立民告诉新京报记者:“是耿市长让四牌楼恢复了生机,来到这里,就想起耿市长。”  “粉丝团”发轫  耿彦波“粉丝团”是由一群关心大同市发展的热心市民聚众聊天发展而来的 

7、 赵立民是“粉丝团”最早期的成员。据他介绍,“粉丝团”早在耿彦波主政大同时即已出现,是由一群关心大同市发展的热心市民聚众聊天发展而来的。  2008年1月,耿彦波从太原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调任大同市市长,随即掀起了“名城复兴”运动,展开云冈大景区建设、北岳恒山深度开发、古城修复运动。大同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工地。据大同官方数据显示,耿彦波主政时期,城市改造建设拆迁面积1000多万平方米,四年新增建筑面积2000万平方米。  如此大规模的市政建设牵动了整个城市的神经。粉丝团的张顺友记得,大约在2009年初

8、,开始有一些闲暇的热心市民不定期地聚集在大同城墙边议论,“是不是又来了一个只会瞎拆乱建的‘败家子’市长。”  这群人中,有的是老企业员工,有的是退休公务员,有的是老教师。他们一辈子居住在大同,工作在大同,曾经是这座城市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年近七十的卫景天老人说:“我们都是为了大同好!希望大同好!”  这些人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生活有保障,比较清闲,有一些渠道获得官场的“小道消息”。  这群人的话题经常围绕着新市长耿彦波和他掀起的城市建设进行。耿彦波经常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