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对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对策来源:农业经济 作者:张晓文 发布时间:2007.02.26 在农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应当是农村与农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农村与农业经济活动的需求增长与农村自然生态系统供给能力相适应,农村与农业生产和生活排放废物量与生态系统净化能力及环境容量相协调,从而实现农村与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由反自然性向生态文明的根本转变,形成人与自然共同生息与协调发展关系。一、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特点及其危害 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是指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农
2、膜、畜禽养殖业产生的粪便、水产养殖业污染及农村生活污水、垃圾造成的污染。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之农村污染日渐严重,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广大农民的健康。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特点有: 1、化肥、农药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农药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之一。目前,我国农药生产能力76.7万吨,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农药生产大国。农药污染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大的一种有机污染,据统计,我国每年使用的农药量达到50-60万吨,其中约有80%的
3、农药直接进入环境,每年使用农药的土地面积在2.8亿公顷以上。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全国平均375公斤/公顷,大大超过发达国家设置的225公斤/公顷的安全上限。由于许多农村地区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忽视甚至完全不使用有机肥,造成土壤板结、坚硬、地力下降、农作物减产。同时,化肥流失已成为水体氮、磷污染的主要来源,加速了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污染。 2、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成为农村新的污染源 为丰富城镇居民“菜篮子”工程,史无前例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农村新的污染源,在河网密布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
4、甚至已超过工业污染。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禽畜养殖排放的粪便粪水总量超过17亿吨,再加上集约化生产冲洗水,实际排放量还不止这个数字,而此类污染源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大,畜禽养殖污染物处理率低,粪便和污水处理工程处理率仅为5.0%和2.8%。如此多的禽粪禽便无疑严重污染了养殖场周围环境,而且导致水体污染,国家环保局有关官员称,畜禽养殖污水已相当于工业污染的总和。 3、农村垃圾未经科学处理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垃圾量日益增多,与垃圾处理设施和方法明显落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5、。农村垃圾来源广泛且成分复杂,除了农民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如废弃的农膜外,旧城、旧村改造,使建筑垃圾量剧增;乡镇企业产生的工业垃圾量庞大;同时,城市把农村变成了天然的垃圾场。但是,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相对滞后,村镇功能布局不合理,农村处理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环境基本设施严重落后于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垃圾处理方式落后,主要采取单纯填埋,尤其经济欠发达乡镇,利用自然沟壑或自然塌陷区来处理生活垃圾。此类简易垃圾填埋场无防渗层,5亦无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而任其外排,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同时,用于清运垃圾
6、的运输工具大多是拖拉机、简易双轮车,封闭性极差,运输途中极易泄露、遗漏,造成二次污染。 4、乡镇企业污染依然严重 乡镇企业、块状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效消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帮助农民脱贫,推动农业现代化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但一些乡镇企业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布局不当,规模小,分布散,设备、技术相对落后,高科技、低污染企业少,多从事印染、造纸、化工、建材等污染较重的行业,产品粗加工企业多。因此,乡镇企业面广量大,污染物排放量大,致使局部地区污染严重,对农村
7、环境产生巨大压力。 二、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 农村环境污染的加剧,有害于广大农民乃至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1、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立法不完善 我国农村污染防治法律体系不完善,较为薄弱。农村环境保护立法上仍有空白,在某些环保领域仍存在无法可依的状态。首先,目前还没有一部独立的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而且有些农业环保法律、法规条款部分分散在其它法律法规中,现有的法律法规已难以适应新的经济体制的变化和需要
8、,地区和部门间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其次,国家对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特点,缺乏有针对性的法律规定,造成对这些企业环境执法难。再次,我国现行环境法,以实体法为主,程序法很少且分散在各实体法中,这势必影响到环境行政执法的规范性。最后,我国虽然有7部环保专门法及众多的法律和规章,但详细性、明确性、可操作性却不够强,部分法律法规只有原则性要求和限制,对违反者如何处理的罚则却很笼统,甚至没有,造成执行部门难以执法。 2、整治农村环境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