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潘塞缇治疗法

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潘塞缇治疗法

ID:11734946

大小:2.08 M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3

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潘塞缇治疗法_第1页
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潘塞缇治疗法_第2页
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潘塞缇治疗法_第3页
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潘塞缇治疗法_第4页
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潘塞缇治疗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潘塞缇治疗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潘塞缇治疗法矫正方法是将关节按正常位置重新排列,重要的是用石膏时将其维持于矫正过度的位置:踝关节外偏75度,背屈20度。图D示跟骨的前部位于距骨头的下方,这种体位引起跟骨的内翻畸形。在不将跟骨外偏的情况下(图E),试图推跟骨至外翻位会迫使跟骨与距骨相抵抗,且不能矫正其内翻。将跟骨侧向移动(外偏),使其与距骨的相对位置正常(图F),才能矫正马蹄足的足跟内翻畸形。马蹄足可以分类未曾治疗型:两岁以下的马蹄足陈旧型:超过两岁以上的未曾治疗型治愈型:经潘塞缇方法治愈的复发型:治愈后又复发的前足内翻和后足内翻僵硬型:伴随其他综合征出现的僵硬的马蹄足,如多发性关

2、节畸形复杂型:经其他治疗方法治疗过的马蹄足应在出生后(7-10天)即开始。在9个月之前用潘塞缇方法大多数马蹄足都能得到矫正。9个月以前开始治疗最有效,9-28个月之间开始治疗仍然可以矫正全部或多数畸形。每周一次手法矫正,接着打上石膏,一般6周就能矫正。若6-7次石膏后仍未得到矫正,说明该方法失败。纠正足弓将前足与后足的位置进行排列以纠正足弓。足弓畸形指足内侧弓起的弧度(图C,黄线),它是由于前足相对于后足而言外翻造成的。新生儿的足弓通常比较柔顺,只需将前足内翻就能达到足弓的正常弧度(图D、E)。换言之,将前足内翻后从脚掌面看足弓既不过高也不平坦。将前后足排列达到正常足

3、弓,对足的有效外偏以纠正足内偏、内翻是必需的。手法复位手法包括稳定距骨头将足外偏;将距骨头定位后,马蹄足的所有畸形都同时得到矫正,踝关节的跖屈除外。距骨头是所有矫形的支点。准确定位距骨头这是关键的一步(图F)。首先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放在踝骨上,另一只手握住脚趾和脚掌;然后将放在踝骨上的拇指和食指向前滑动,在脚踝前面的凹陷处触及距骨头(红色);因为舟骨(黄色)向内侧偏移,其结节几乎与内踝相触,距骨头的外侧部分(红色)在皮下几乎没有任何掩盖,所以比较容易触及;跟骨的前部(兰色)在距骨头的下方可以被触及。另一只手将前足在内翻位向外侧移,你会感觉到当跟骨在距骨头下方侧向移动时,

4、舟骨自然在距骨头前方移动。固定距骨拇指放在距骨头上,如标本图A上的黄色箭头所指,将其固定,并作为足外偏的轴,该手的食指放在外踝后方,进一步稳定踝关节,使足在踝关节下方外偏,同时避免跟腓后韧带将腓骨向后拉。手法复位将内翻的脚外偏(图A)。拇指始终固定距骨头,如黄箭头所指,在婴儿耐受的情况下尽量将脚外偏,在适当用力的情况下保持该位置60秒,然后放松。随着异常位置的被纠正,舟骨和跟骨的前部侧向活动增加(图B)。4-5次石膏后应该达到完全矫正,特别僵硬的可能需要多打几次石膏。一定不要将脚外翻。每次石膏后都有改善图C示石膏后的变化。内偏和内翻:第一次石膏纠正了足弓和内偏;脚仍有

5、明显的跖屈,经过第二次石膏至第四次石膏后,矫正了内偏和内翻。跖屈:随着内偏和内翻的矫正,跖屈逐渐得到改善,这是矫正手法的一部分,因为跟骨在距骨下方外偏时会自然背屈。在跟骨内翻未得以矫正时,不要试图纠正跖屈。第四次石膏后脚的外观如图D示,足弓、内偏、内翻被完全纠正,跖屈有改善,但尚未完全被纠正,经皮跟腱切断是必须的。对于脚不是特别僵硬的病例,跖屈可能通过多打一次石膏解决,而不用做跟腱切断手术;若可疑时,最好还是做手术。打石膏的步骤先手法矫形每次打石膏之前,都要用手法将脚的位置摆正(图A)。石膏内衬在腿上包一层薄垫作为石膏的内衬,要尽量薄以保证石膏能准确成型。打石膏时握住

6、脚趾,使脚尽量保持在矫正的位置。打石膏先打膝下,然后向上延伸至大腿。开始在脚趾处绕3-4圈(图C),然后向上至大腿。石膏要平坦均匀,在绕到足跟上方时要稍多用力拉石膏(图D)。要始终握住脚趾,石膏可以绕到握着脚趾的手上,以保证脚趾处有足够的空间。石膏成型不要用强力将石膏成型,要均匀轻柔。将石膏上至大腿在大腿处可多加几层垫避免皮肤不适(图F),石膏在膝的前方可来回多走几层(图G),以加强力度并且避免腘窝处石膏太厚,给拆石膏造成困难。修剪石膏保留脚掌的石膏以支撑脚趾(图H),将脚背的石膏剪至蹠趾关节处,在石膏上做标记;先从中心处剪断,然后再两侧剪断,脚趾的背侧是开放的。注意

7、第一次石膏后的外观(图I):脚于跖屈位,前足内翻位。充分外偏的指征在施行手术之前,脚要能够在充分外偏的情况下背屈15—20度。充分外偏的最佳指征是,当跟骨从距骨的下方外偏出来时,能触到跟骨的前突。脚与胫骨在冠状面最大外偏角可达60度。麻醉在肌腱处小量局麻(图C)。注意,麻药过多可使肌腱触诊困难,给整个过程带来危险。跟腱切断在跟骨上方约1厘米处做切口,不要切到跟骨的软骨。切断肌腱时会有“弹跳”感。术后背屈可以再增加10-15度(图E0)。术后打石膏打第五次石膏(图F),脚相对于胫骨在冠状面外偏60-70度。注意脚在最大外偏位,不能外翻。该石膏保持3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