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722486
大小:37.41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13
《特许经营项目融资前景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特许经营项目融资前景浅析一、特许经营项目融资的定义项目融资可以作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作为广义的理解,项目融资是指为特定项目的建设、收购以及债务重组进行的融资活动,即“为项目融资”。从金融学角度而言,广义的项目融资是指债权人(如银行)对借款人(如项目公司)抵押资产以外资产有100%追索权的融资活动。若狭义地理解,项目融资的含义为“通过项目融资”,进一步讲,是通过该项目的期望收益或现金流量、资产和合同权益来融资的活动。狭义的项目融资是指债权人对借款人抵押资产以外资产没有追索权或仅有有限追索权的融资活动。因为狭义项目融资最适合于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或者自然资源开发项目,而这些项目往往
2、需要政府的特许授权。因此,狭义项目融资也常常称作“特许经营项目融资”。一般意义的项目融资都是指狭义项目融资,即“特许经营项目融资”。二、特许经营项目融资的适用范围及模式特许经营项目融资是适用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自然资源开发等大中型项目的重要筹资手段。能否采用特许经营项目融资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本身的性质,包括技术复杂性,书费的难易程度、生产或者消费的规模、设施规模等。对于政府而言,最为关注的是应用该模式能否提高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效率。从设施数量上看,道路、通信、电力、水供应、卫生、路灯等项目的数量大,适合采用特许经营项目融资方式。从技术复杂性上看,健康、航空、通信、科研等
3、项目需要复杂的技术,不太适用。一般来说,技术可靠地项目适用于采用项目融资方式。从收费难易程度上看,健康、航空、通信、科研等项目需要复杂的技术,不太实用。一般来说,技术可靠地项目较适用于采用项目融资方式。从生产和消费的规模上看,城市运输、水供应、路灯等项目的区域性较强,即这些项目局限于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而项目的区域性越强,引入外资或民营资金的可能性就越大。综合上述项目的特性对比可发现,特许经营主要适用于自然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按融资易难为序分列于下:(1)自然资源开发,如采矿/油/气及其加工处理或输送储存设施等(2)电厂、供水或废水/物处理厂(3)通信(4)公路
4、、(城市)隧道或桥梁(5)铁路、地铁(6)机场、港口BOT、PFI、PPP是特许经营项目融资的典型模式,其中BOT是众多模式中较流行,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种模式。BOT,既build-operate-transfer(建造-经营-移交),是指政府通过特许协议,授权外商或者私营商进行项目(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的融资、设计、建造、经营和维护,在规定的特许期(通常为10-30年)内向该项目的使用者收取费用,由此回收项目的投资、经营和维护等成本,并获得合理的回报,特许期满后将项目移交(一般是免费)给政府。三、特许经营项目融资的优点特许经营项目融资具有许多优点,对政府而言,能
5、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需要;能充分发挥外商和私营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建设、经营、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能引进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促进本土企业水平的提高和有利于金融资本市场的发展等。对于承建商而言,能充分利用项目经济状况的弹性,减少资本金支出,实现“小投入做大项目”;能利用资产负债表外融资的特点,拓宽资金来源,减轻债务负担;能提高谈判地位,达到最有利的税收条件;能利用有限追索权的特点,加上其他风险管理措施,合理分配风险,加强对项目收益的控制和保留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能提高竞争力,创造更多商业机会等。四
6、、特许经营项目融资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据研究:“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基础设施投资至少增加一万元。依据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目标,21世纪最初的20年,城市人口将增加3.5亿—5亿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至少要达到3.5万亿—5万亿元,年均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需要1750亿—2500亿元”。如此巨大的资金投入,单靠国家财政拨款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要求,因此特许经营项目融资必然被引进到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特许经营项目融资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被引入我国的电厂、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领域,其中以BOT方式运作的项目居多。1995年国家计委将广西来宾B电厂确定为中国政府批准的第一个规范化
7、的BOT试点项目,总投资为6.16亿美元,总投资的约25%即1.54亿美元为股东投资,其余的75%通过有限追索的项目融资模式筹措。该项目为中国采用BOT项目融资模式建设基础设施开辟了成功的先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相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而言还严重滞后。步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依旧持续稳定发展,基础设施对于经济发展的瓶颈限制再次凸显出来,能源、交通及其他公共设施的短缺,单靠政府的财政力量无法满足所需的巨额投资,因此又给其他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可良好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