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科技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ID:11700372

大小:153.0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07-13

科技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_第1页
科技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_第2页
科技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_第3页
科技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_第4页
科技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技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科技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科技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05级经济学基地班刘慧(9><>40501109)一.问题提出随着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各省间发展的不平衡也开始加剧,尤其是东西部各省的发展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正日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持续发展的羁绊。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对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作为系统的内生变量,从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方面研究经济增长,把当今世界的经济增长归结为来自知识和人力资本的增长,认为技术因素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影响我国各省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如

2、地理环境、城市作用、自然资源、产业状况等等。面对诸多要素,现代发展理论认为首要关注的有两点:一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经济战略思想的确立;二是对科技的认识和依靠程度。前者是在思想观念上,从全局的角度明确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发展经济;后者是紧紧抓住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各省的财富不在于本省的自然资源,而在于开发利用这些自然资源的技术和技能。因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只是代表从本地区开采出的原始价值,但不是在本省创造出的新价值。科学技术使得知识作为一种投入和产出的价值不断增长,在新经济的增长过程中,知识成了不断升值的商品,科技进步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此背景下,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找出科技

3、因素中队对全国各省经济影响显著的要素,从而使科技因素可以更有效的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二.理论综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开始考虑技术进步对产量的影响,但它无法解释科技进步的意义。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技术水平假设不变,而索洛—斯旺模型则将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外生因素。此后,以罗默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突破性地将技术进步内生化,提出在技术进步条件下资本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可以避免,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也可以保持的观点。在我国,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如何,一直是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魏守华,吴贵生等重点分析区域科技发展10个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还分析了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目

4、的在于揭示区域科技发展的内在机制。周毓萍,崔秀丽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科技因素对外资的区位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和R&8><#004699'>D发展经费支出分别对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额影响显著。朱春奎在《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研究》一文当中,运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通过对我国1978-2000年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进行协整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另外,针对地方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相关的研究成果还有:米传民在《江苏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研究》一文

5、当中,江苏省年的经费支出、科技人员投入和数据,通过灰色相对关联度分析了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其结论表明经费支出和科技人员投入均与经济增长有正相关关系,且科技人员投入对经济增长有着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综上,国内外相关领域内具备丰富的研究成果,可对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依据。三.模型设定(一)影响因素分析本文将科技因素分为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其中科技投入是开展科技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科技投入通常包括人力投入,财力投入和科研物质投入三个方面。各省科技活动的人力投入标志着一个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进步程度和经济增长能力的重要因素。这里以“研究与实

6、验发展全时人员”指标来加以表示;各省科技活动的财力投入是影响地区科技实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以总量指标“科技经费支出总额”(由政府科技投入及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组成)和相对指标“科技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两个指标来体现;以R&<#004699'>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经费支出作为衡量各省科技物质投入的指标。科技产出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发展水平与绩效的重要标志之一,科技直接产出主要包括科技论文,专利,科技成果和技术。由于数据的可得性,仅选取“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作为衡量区域面向技术市场需求提供技术供给的能力。利用专利统计数据和专利指标,可以衡量技术发明创造活

7、动的水平和产出状况,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新技术的市场竞争能力。(二)数据来源本文采用截面数据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分析,通过《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5年—2006年》,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stats.gov/,《中国地区发展报告》,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国科技年鉴200<>4年获得2003年度各地区的数据资料。(三)模型形式设定以2003年各省生产总值Y为被解释变量。六个解释变量依次为:研究与实验发展全时人员,科技经费支出总额,科技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