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上海市语文中考模拟卷

20年上海市语文中考模拟卷

ID:11690993

大小:3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3

20年上海市语文中考模拟卷_第1页
20年上海市语文中考模拟卷_第2页
20年上海市语文中考模拟卷_第3页
20年上海市语文中考模拟卷_第4页
20年上海市语文中考模拟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年上海市语文中考模拟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7年上海市语文中考模拟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一部分阅读(87分)一、文言文阅读(38分)【说明】题目中标“A组”的供使用S版教材的学生使用,“B组”的供使用二期课改教材(试验本)的学生使用。第(四)题为共做题。A组:(一)默写(15分)1、(1)月落乌啼霜满天,。(2),一日看尽长安花。(3)最喜小儿无赖,。(4)纵有千古,横有八荒,,。(5)《捕蛇者说》中,“悍吏”到来时,闹得乡里“”,而蒋氏则是“弛然而卧”。(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2、君将哀而生之乎()3、执策而

2、临之()(三)阅读下文,完成4—6题(7分)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4、引文中“随园主人”就是本文作者朝著名诗人、学者(人名)。(2分)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3、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6、引文通过的对比,分析了“天下物皆然”的原因。(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B组:(一)默写(15分)1、(1)此夜曲中闻折柳,。(2),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3)抬望眼,,壮怀激烈。(4)老而学者,,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5)《岳阳楼记》中直接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3、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三)阅读下文,完成4—6题(7分)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

4、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4、引文中“醉翁”就是作者(朝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人名)。(2分)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6、上文说“醉翁之意不在酒”,从全文来看,“醉翁之意”其实在于(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5、(12分)马价十倍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①立市②,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④。”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注释】①旦:早晨。②市:集市,市场。③一朝:一天。④贾:通“价”,价钱,这里指报酬。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比三旦立市比:(2)人莫与言言:8、对文中画线句子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愿你去看看我的马,去照顾一下我的马。B.希望你去看看我的马,绕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回头照看我的生意

6、。C.愿你看看我的马,围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去照顾我的生意。D.希望你去看看我的马,围着马转几个圈儿,离开时再回头看一眼。9、“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中的“之”指代的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10、从“马价十倍”这个故事中你获得的启示是(3分)二、现代文阅读(49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23分)贫穷与学问①一个人要在学问上做出成绩,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与努力。其中对学问本身影响最大的当是个人的品德。关于道德对学问的重要性,许多大学者已经在道德标尺上为后学做出了表率。但我以

7、为,德行之外,物质生活水平对一个人所能达到的学术成就划定了另一个边界,树立了另一个限度。贫穷乃学问之大敌。②《东轩笔录》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范仲淹在南京做学官期间,秀才孙明复,常因贫穷而乞讨,范仲淹观其乃才俊之士,对他的胸无大志表示不能理解。不过当得知是贫穷使然后,范仲淹就使他“日可得三千以供养”,让他能“安于为学”。十年后,孙明复不负众望,从一个秀才成长为一代大儒。范仲淹知道后感慨地说:“贫之为累亦大矣,倘因索米至老,则虽人才如孙明复者,犹将汩没而不见也!”③“贫之为累亦大矣”,谁说不是呢?在古代

8、,有多少聪敏之人因家境贫寒而导致学术“早夭”啊!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正是这样一个典型。方仲永少时天赋异常,名扬乡里。但故事的结局却是个悲剧——长大后的方仲永“泯然众人矣”。作者认为是因为方仲永没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但进一步看,他为什么没有获得良好的教育呢?那是因为他家“世隶耕”,祖祖辈辈以种田为业,家境贫寒啊!且不说家财万贯了,即使是一个中等之家,恐怕他父亲也不会“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四处乞讨而“不使学”了。因贫穷导致方仲永的人生悲剧,我们要为他惋惜。④贫穷对学问之累,古代尚且如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