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687500
大小:66.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3
《初中八年级上册课堂作文指导(第一单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课堂作文指导(人教八年级上)zmczlhqing(辑录)第一单元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指导方案控诉战争,祈愿和平——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写作训练指导来源:语文报初二版2009年第36期张志荣【写作导引】人类历史上发生过和发生着的无数次战争,给人类的肉体和精神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反对战争、追求和平已成为当今全球性的共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呼声已响彻世间的每一个角落。那么,怎样写一篇“战争与和平”类的作文?我们生活的今天,虽然局部冲突不断,世界远未实现全面和平,但作为一名初中生的你,对战争的了解却恐怕只限于书报杂志、影视媒体;战争对于你,或者是一种永
2、远的声音,或者只是一种历史的记忆。写作此类没有亲身经历和体验的作文,不妨采取如下步骤:一、准备材料。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查阅等各种途径,搜集有关“战争”“和平”的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备用。具体可了解有关“战争与和平”的新闻、历史资料、图片、言论,以及战争遗迹、影片、纪念地等。这一阶段是为写作做的准备,也是丰富阅历的有效途径,一定要认真完成。二、体验思考。体验思考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1.酝酿真情实感。此类作文有一个永恒的主题:“反对战争,呼唤和平”,但对搜集到的材料加以体验之后,我们将获得更加细腻、更加深刻的思考,对于战争的血腥和战争给人造成的伤害将获得真切的
3、体验,对于和平的追求也将愈发迫切,你的作文才能避免无病呻吟,才有真情实感。2.寻找写作切入点。无风不可能起浪,空穴不可能来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你,是怎么想到写一篇与战争有关的作文的?是参观了一个战争遗址触发了你的情思?还是观看了一部战争题材的影片使你受到了触动?抑或一则新闻报道引起了你的关注?写作的动机不一定非在文中交代,却可能是你写作灵感的触发点,沿着这条线思考下去,你可能找到表达内心情感的一条捷径。三、写作构思。写作这样的文章时,由于没有亲身的体验,很容易陷入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的误区。所以构思的关键是“化虚为实”,具体可用如下方法:1.“搬迁法”:简单说,
4、就是调动各种手段,将距离遥远、年代久远的材料“搬”到你的经历中来,使人看了产生真切的感受。比如看了电影《南京!南京!》,就可以把影片中血腥残害百姓的画面描摹出来,历史的一幕就化为现实了;再如,可以用“听别人讲故事”的形式构思本文,借“别人”(如熟悉战争的老前辈等)之口重现战争的画面。2.“走入法”:来而不往非“礼”也。“战争”不在身边,我们既然可以“搬”过来,也可以“走”进去。怎么“进去”?很简单——想像。比如通过想像描绘战争相关的画面,或者干脆想象一篇寓言或童话作文也不错哦。【佳作展台】你听!你听!文/张旭你听,你听,那些回荡在历史星空中的声音,是否在诉说着
5、同一个心愿?——题记慷慨。悲壮。决绝。义无反顾。那是谁的声音,穿越两千年时空的阻隔,雄浑依然,豪迈如故?荆轲。义士荆轲上路了!风拂动他飘逸的长发,而他的眼神却如磐石般坚毅;风卷起他翻飞的衣袂,却卷不走他坚定的信念!他知道自己踏上的是一条不归路。他知道一己之力也许不能挽救燕国,不能挽救天下苍生。但他别无选择。他心里一定在想:即便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付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这是阻止杀伐的唯一选择,这是实现和平的唯一的希望。“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秦宫里踌躇满志的嬴政,你听到了吗?低沉。无奈。绝望。万念俱灰。这是谁的声音,穿越艺术与现实的隧道,清晰
6、、实实在在地响在耳畔?角川。影片《南京!南京!》的主人公之一,南京大屠杀时侵华日军一员的角川,在目睹自己的同胞惨绝人寰的暴行之后,在双手沾染了中国人的鲜血之后,在未泯的良知从麻木到抗拒到无望地挣扎无果之后,终于饮弹自尽。“活着比死更艰难吧?”这是一名刽子手临终前的忏悔之音,这是一个被残酷的战争折磨到绝望的弱者最后的叹息!直到今天还深受军国主义毒污的可怜的人啊,你听到了吗?喜庆,热烈,高亢,响彻云霄。这是什么声音,穿越鸟巢,凝聚了数万人——不,数十亿人共同的力量,飞向全世界每一个角落,植入每一个人的心田?他们来了,冲破战火的阻挠,冲破重重阻碍,跨越千山万水,他们
7、来了!虽然他们只有区区四人,虽然他们的运动服简直陈旧到破烂,可他们来了——和他们一起来的,是两千万颗向往和平的心!“伊拉克!伊拉克!”你听到了吗?那震耳欲聋的欢呼声,那代表着热情,象征着希望,寄寓了无穷力量的声音,你听到了吗?(作者系山西省定襄县诚信中学初中部学生)简评:控诉战争,祈愿和平,这是每一个善良者的心声。本文构思的精巧之处首先在于作者以“声音”为切入点,不着痕迹地扣住了主题;其次,选材的典型性,也为文章增色不少:全文自然分为三节,结构上是并列关系,而内容上第一节荆轲为和平而战与第二节角川为战争而死是对比关系,第三节赞美和平的呼声则有总结点题之效;此外
8、,蕴意深刻的“题记”、叙述描写和议论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