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美学视角下的《梁祝》美学分析

朱光潜美学视角下的《梁祝》美学分析

ID:11685998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3

朱光潜美学视角下的《梁祝》美学分析_第1页
朱光潜美学视角下的《梁祝》美学分析_第2页
朱光潜美学视角下的《梁祝》美学分析_第3页
朱光潜美学视角下的《梁祝》美学分析_第4页
朱光潜美学视角下的《梁祝》美学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朱光潜美学视角下的《梁祝》美学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朱光潜美学视角下的《梁祝》美学分析朱光潜美学视角下的《梁祝》美学分析朱光潜美学视角下的《梁祝》美学分析朱光潜美学视角下的《梁祝》美学分析朱光潜美学视角下的《梁祝》美学分析  一、中国现代美学简介   中国现代中华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意识,并留存于大量的著作之中。但是在近代之前,美学思想并没有形成理论。20世纪左右,西方文化开始传入中国,西方的美学在国人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被引进中国,中西文化和美学思想碰撞、交流,中国现代美学开始形成和发展。   中国现代美学的开端伴随着中国

2、的启蒙思想,王国维、梁启超等启蒙美学家都认为,美学启蒙是打破人们思想束缚的重要方式。王国维把西方美学引进中国,迈出了中国现代美学的第一步,开启了从传统美学思想到现代美学的转变。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汲取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础上,朱光潜、宗白华等美学家融合西方美学的思想方法,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发展为中国现代美学理论体系,中国现代美学本身的学科性与体系化逐渐凸显。20世纪后期,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的主流地位开始确立,并在论争中不断发展。美学研究关注的焦点从美的本质问题到对中国美学史的梳理,以及审美文

3、化研究的兴起,经历了“美学热”和三次学术转向。   二、朱光潜美学思想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朱光潜先生为中国现代美学贡献了许多理论成果,如《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等,他是中國现代美学的奠基人。朱光潜的美学思想结合了现代心理学,并受到黑格尔美学的影响,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也解决了他的美学思想中的一些难解之题。   朱光潜的美学思想结合了现代心理学,建构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审美心理学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是对“美感经验”的分析,朱光潜先生认为近代美学最大的功用就在于分析美感经验。他在《

4、文艺心理学》这部著作中写道,美感经验“就是我们在欣赏自然美或艺术美时的心理活动”[1],这种心理活动最基本的特点是“形象的直觉”。朱光潜的美感经验理论批判综合了克罗齐的“直觉说”,认为“形象的直觉”是一种美感经验,让人的全部意识都被占据,进入一种具体的境界,聚精会神地观赏和领略,以至于忘却外物。美感经验是一种凝神的境界,审美主体的全部精神都聚会在一个对象上,所以该意象就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美感经验专注于事物的形象,超脱于事物的实用价值,是不带实用目的、不用概念的对形象的凝神关照,这美感经验的最

5、大特点。美感经验作为“形象的直觉”,也是一种艺术创造,每个欣赏者因个人性格和情趣的不同,会在心中创造出不同的形象或意象,这样的形象或意象都是创造成的艺术。在《谈美》一书中,他根据西方审美心理学派的一些理论,结合民族审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资源,将一些美学方面的零散片段加以佐证、梳理,形成了完整的美学体系。   要实现作为“形象的直觉”的美感经验,需要从现实世界中超脱出来,进入观赏的世界中,在观赏对象和实际人生之间拉开距离,这种距离就是英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在其论著中所讨论的“心理距离”。在《谈美

6、》中朱光潜说:“美和实际人生总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到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2]“适当的距离”是既能使人从现实世界的牵绊中解放出来,又不至于太远、使人无法了解和欣赏艺术。   在美感经验中,审美主体既要客观化,也要主观化,在凝神观赏中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统一,这种不脱离实际生活的物我同一的现象就是“移情作用”。移情作用是指在美感经验中物我的生命与情趣的往复交流的过程。德国心理学家兼美学家立普斯对移情作用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他看来,移情作用是一种外射作用,把人的知觉和情感外射到物

7、上去,使物具有某种人格化的解释。朱光潜也认同立普斯的观点,并对他的“移情说”作了创造性的发挥。他认为,移情作用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一方面主体把自己的情感移注到外物上去;另一方面主体又吸收外物的精神和姿态于自身。   在五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朱光潜先生对美的本质的看法上主张“美是主客观的统一”。在《文艺心理学》中朱光潜提到“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他认为,“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创造是表现情趣于意象,可以说是情趣的意象化;欣赏是因意象而

8、见情趣,可以说是意象的情趣化。美就是情趣意象化或意象情趣化时心中所觉到的‘恰好’的快感”[3]。由此他引出自己关于美的本质的观点:“美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此基础上,朱光潜认为艺术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结合,艺术成就就在于情趣意象融合为整体。   三、《梁祝》的美学分析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大众熟悉的民间爱情故事,流传千年,传承至今已被人们以多种形式展示出来,但是,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的影响力最大,受到国内外艺术家的一致好评,在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