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678729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3
《浅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论文摘要:结合宁夏电力公司审计信息的建设和ERP实施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影响,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等。从内部审计技术发展与审计项目管理方面对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进行了简要论述。 论文关键词:信息化;审计;风险;内部控制 1引言 在宁夏电力公司系统全面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审计工作如何结合本专业特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科学的精神,建立科学的审计管理体系,是实现电网企业审计工作再上新台阶的迫切需要,而审计信息化建设,无疑为实现电网企业审计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效
2、的途径。 前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曾高瞻远瞩的指出,“审计信息化是一场革命,能不能在这场革命中掌握主动权,直接关系今后审计事业的发展”。国网公司的审计工作“十一五”规划中也将审计信息化工作作为今后—个时期审计工作的重点之一。可见公司系统审计信息系统的建设迫在眉睫,也至关重要。笔者就宁夏电力公司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谈谈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点浅见。 2宁夏电力公司系统审计信息化建设现状 目前公司系统审计信息化建设依托于国网SG186工程项目,由中电普华公司开发的一体化审计综合管理系统及用于现场审计工作的审计作业工具两大平台。一体化审计
3、综合管理系统是国网公司总部审计管理横向集成、纵向贯通到网省公司、到地市公司的信息高速公路,主要管理国网公司系统审计决策、重点、计划、统计、日常事务等事项。在制度的约束下,大量审计工作在平台上运行,起到信息共享,规范审计流程,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提高审计现代化水平的作用。审计作业工具通过对多种财务数据的采集,实现对财务数据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达到快速锁定审计方向、把握审计重点并形成完整审计项目资料(记录底稿、审计报告)的作用。通过系统的应用,审计部门领导可以通过软件,科学地进行审计计划的编制,评估审计项目;审计人员可以在统一的计算机系统
4、内,利用软件的各项特定功能,建立一个关联的整体,满足了公司审计业务管理要求。软件通过不同审计项目搜集、分析、加工、筛选后得到的企业信息,按企业名称分类存放到审计软件的中心数据库中,审计人员可以方便地查询并获得被审单位各方面的详细资料,以提高工作效率。内部审计是企业控制制度的再控制,内部审计部门内控制度的完善与否,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管理成效。使用软件进行内部审计作业和管理,加强了企业对内审部门的工作规范化控制。审计管理者可以充分利用软件系统提供的功能权限的控制,对不同职能岗位上的人员的操作功能加以限制。结合目前的实际运行
5、情况来看,系统运行情况良好,基本满足宁夏电力公司审计业务的信息化应用要求。审计作业工具基本达到100%的使用频次,但审计综合管理系统的登录频次偏低,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偏弱。这些都暴露出审计综合管理系统还有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在督促厂家完善的同时,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和考核的实施,也是审计信息系统使用效果的有效保障。 3ERP实施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影响3 宁夏电力公司ERP系统的全面上线,对审计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ERP系统可以让审计人员快捷、深入地了解业务流程与控制体系,并在业务抽样、正确性复核等方面提高效率。如何
6、有效的利用ERP数据、信息的高度集成,实现多样化的分析,审计穿透快速方便以及信息实时,在线监控能够实现等特点,与审计工作实现有效地对接,无疑是现阶段公司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方向。笔者有幸对上海电力公司和浙江省电力公司的审计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浙江公司和上海公司的审计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浙江公司审计部2002年起,分阶段、分模块地开发了审计信息系统,经过近4年的不断改进,在2006年就已经建立起了较完备的审计综合管理系统和集财务、工程、用电营销各种数据源接口软件为一体的审计信息系统。2008年浙江省电力公司用于审计信息系统建设的资金达到
7、200万元。上海电力公司结合SAP系统实时在线业务审批和监控功能以及权限的设置和记录,为强化上海电力的内部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帮助上海电力规避内部营运风险,并且为内部审计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和依据。这些好的经验无疑为公司审计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榜样。 4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及其对策 在国网公司系统全面倡导内部审计转型的大背景下,积极开展以监督和评价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为导向的管理审计成为内部审计工作的趋势。通过评价和改进财务会计控制、经营管理控制和信息系统控制的有效性,促进提高内部控制能力和水平,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8、。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以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先进的内部控制为基础,以准确的风险识别和完备监测评估体系为前提,以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严密的控制措施为核心,以严格的审计监督和客观的评价体系为保障,以强大的信息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