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制备及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oc

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制备及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oc

ID:11675630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3

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制备及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oc_第1页
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制备及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oc_第2页
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制备及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oc_第3页
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制备及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oc_第4页
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制备及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制备及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制备及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作者:吕彤韩薇陈笛赵强摘要:采用了半干法合成出高取代度(DS=0.4)的阳离子淀粉。研究表明,在室温下,当阳离子淀粉的加入量为200~300mg/L、废液的pH为11时,该产品对实际印染废水的脱色率达到78%、COD去除率达到90%。关键词:半干法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印染废水脱色COD去除率  新型絮凝剂(混凝剂)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一大热点。研制和开发高效、价廉、无毒的优质絮凝剂一直是国内外水处理研究学者努力的重要方向[1~3]。天然型高分子絮凝剂被人们誉为“绿色絮凝剂”,它具有可生物降解、无毒、用量少、不破坏生态

2、环境的特点。将农副产品中的有机高分子物质经提取或加工改性后可制成天然型高分子絮凝剂产品。在众多天然改性高分子絮凝剂中,改性淀粉絮凝剂的研制开发尤为引人注目。因为淀粉来源广、价格低廉,而且产物完全可被生物降解,在自然界中形成良性循环[4~6]。本文以淀粉为原料,采用半干法制备出高取代度的阳离子淀粉[7,8],并将其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  1实验内容和方法  1.1阳离子淀粉的制备  采用半干法合成阳离子淀粉。此法是利用催化剂与醚化剂一起和少量水混合均匀后,加入淀粉混合均匀,然后在60~90℃下反应2~5h,再用80%的乙醇洗涤,除去多余的醚化剂,烘干即可

3、得阳离子淀粉。  阳离子基团取代度(DS)的测定采用克达尔定氮法[9]。用SP-2000型红外光谱仪测定红外谱图,印证醚化剂季铵盐结构的特征峰。  1.2脱色、去浊实验  1.2.1脱色实验  采用活性染料染棉织物的印染废水。染色配方:染料2.5%(相对织物重量);布重:25g;NaCl30g/L;浴比:1∶40;Na2CO320g/L。试验方法:取100mL废液放入250mL烧杯中,在350r/min转速下加入一定量的DS=0.4的阳离子淀粉,搅拌5min后,在120r/min下搅拌5min,静置30~45min,取上层清液进行水质分析,用723型分光光度计在λ

4、=537nm处测定其吸光度。COD的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法。5  1.2.2去浊实验  采用1g/L硅藻土悬浮液。其方法是取250mL悬浮液,加入不同量的阳离子淀粉,在200r/min转速下快搅1min,100r/min慢速下搅拌5min,静置15min后,在同一液面深度处吸取上清液,测透光率。  2结果与讨论  2.1阳离子淀粉的印证  所得产物采用克达尔定氮法测定含氮质量分数为2.24%,取代度DS=0.4,反应效率RE=88.89%(RE=)。  由图1对比醚化剂①和原淀粉②及阳离子淀粉③可知,③除了具有原淀粉的碳链骨架结构外,还具有醚化剂季铵盐结构的特征峰(8

5、50~900cm-1)和醚化剂中-CH3对称弯曲振动吸收峰(1450~1500cm-1),及1100~1150cm-1处-C-O-伸缩振峰,说明原淀粉与醚化剂已发生醚化反应,此产品确是阳离子淀粉。    图1阳离子淀粉与醚化剂红外光谱图  2.2絮凝剂用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2.2.1色度去除率  由图2可看出,色度的去除率随絮凝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用量达到一定范围内,去除率增加不明显,当絮凝剂用量大于500mg/L时,去除率开始减小。其原因是阳离子淀粉絮凝剂是通过对印染废水中带负电荷的染料起中和吸附架桥作用而使体系脱色的,这种絮凝剂作用一般随其投加量增加而得

6、到增强。但是当加入的阳离子淀粉量太大时,则印染废水中的染料颗粒因吸附了阳离子淀粉而带上正电荷,染料粒子因电荷排斥而重新分散稳定,导致处理效果下降。因此阳离子淀粉的最佳用量范围为200~300mg/L。    图2阳离子淀粉用量与色度去除率的关系图3阳离子淀粉用量与COD去除率的关系  2.2.2COD去除率  从图3可以看出,COD去除率先随阳离子淀粉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到某一最高值后,随着用量的增加,去除率开始降低。这同样说明阳离子淀粉超过某一用量后,会引起絮凝脱色效果下降,致使所测的COD升高,去除率降低。  2.3pH对絮凝效果和COD去除率的影响  分别用H

7、Ac,Na2CO3(NaOH)调节15L废液样的酸度,制备一系列不同pH的废液,在30℃下再分别加入200mg/L絮凝剂进行处理,然后测定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所得脱色效果如表1所示。  从图4、5可清楚地看到,曲线走势有2个峰值,说明该絮凝剂在pH=6和pH=11左右条件下,脱色效果好。这是因为在此条件下胶体颗粒多带负电荷,而阳离子淀粉带正电荷,它们相遇产生电荷中和作用,从而使体系中微粒脱稳、絮凝。而pH值过高时,体系中负电荷增多,会中和阳离子淀粉的正电荷,使阳离子淀粉部分失效,脱色率又有所降低。  实验结果还表明,COD在偏碱性条件下去除率较高,但碱性较高时,

8、絮凝剂则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